法國足球頭一趟顯威風,我看該是五八年在瑞典舉行的那屆世界盃。Fontaine進了十三球,成了最佳射手,當年就讓國人尊為球王也說不定。
到了柏天尼年代,法國又一次攀上高峯。最火那陣子,有人說他是法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足球員。可惜他沒法帶領國家隊拿下世界盃。身為球王,就始終有憾。待到施丹冒出來,高盧人總算得償宿願了。
這位原籍阿爾及利亞的世界足球先生,最近第三次贏得這個頭銜。這是法國球員的殊榮。亨利個人的遺憾。姑勿論如何,施丹和亨利都可見有個共同特色,就是都腳法瀟灑,比他們的前輩球王柏天尼實在勝了一籌。
只是施丹三十有一,在球場上風光的日子,恐怕已不多。當年柏天尼為祖雲達斯踢完最後一場球賽,獨自離開球場,落寞得可以。他可不像德國球王碧根鮑華、荷蘭球王告魯夫,退休後能搖身變成名教練。不過比利、馬勒當拿,亦一代球王而已。
施丹說,來日掛靴之後,不打算當教練,只想當個好丈夫好爸爸。當年柏天尼也說過,離開球場之後,只打算做個好父親。「我覺得足球是羣體活動,贏得的錦標也是集體榮譽,我不喜歡別人叫我球王。」施丹這番話就好比他那禿稀稀的腦袋瓜,閃閃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