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醫院管理局漠視病人及病人家屬的聲音,一意孤行把兩個分別設於瑪麗醫院及威爾斯親王醫院的肝臟移植中心合併,同時把輪候換肝病人名單重新排列,有病人更因手術受延誤而病逝,數名病人昨日向醫管局高層申訴,有病人稱病情惡化,現時恍如等死。 記者:羅偉光、倪清江
梁志明患上肝硬化七年,去年有三次機會接受換肝手術,但因種種問題未能做手術,第三次更因威院與瑪麗醫院浪費肝臟事件而錯失機會,他在威院換肝名單上排首位,但合併輪候名單後跌至第二十二位。「醫管局從來冇解釋點解要合併,對病人唔公平。」他又說,由於病毒變種病情惡化,要靠藥物及儀器維生,「心情好似等死。」
現年二十二歲的何慧怡,約於十年前肝臟開始有問題,其後證實患上「先天性膽管閉塞」,醫生診斷後認為可接受近親肝臟移植法救治,其姊何淑儀也願意捐出半個肝臟給妹妹。手術原訂於今年二月進行,但受到肝臟移植中心合併影響,手術不了了之,她現時也不知在輪候冊上的排名。姊姊何淑儀十分不滿醫管局政策,「有日返嚟醫院覆診,就話閂咗個中心,連排隊排到幾多都唔知。」她擔心妹妹病情惡化成肝癌,希望盡早進行移植手術。
四十一歲的陳先生兩年前證實患上肝硬化,本來可在今年底前進行換肝手術,但兩個肝臟移植中心合併計劃,令他換肝希望幻滅,其妹陳小姐昨日在商台節目《風波裡的茶杯》中哭訴:「真係好痛心,哥哥本來喺威爾斯差唔多排到做手術,但去到瑪麗要佢重新排隊,最終佢等唔切,十月過咗身。」
上述兩名等待換肝的病人,昨日在病人權益組織及立法會議員鄭家富陪同下,與醫管局新界東聯網總監馮康會面,會後代表引述馮康稱會與瑪麗醫院商討,重新研究梁志明病情以加快進行手術,何慧怡的手術則視乎威院能否調配人手,病人批評醫管局沒有誠意作出承諾。中大外科學系副教授兼威院肝臟移植科主任徐家強稱,即使醫管局重投資源給威院進行換肝手術,需要重召人手及約三個月「熱身」,不可即時為病人開刀,「需要平時合作開嘅人,臨時雜牌軍對病人冇好處。」
此外,在昨日的立法會會議上,議員質疑合併肝臟移植中心是否對病人有利。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表示,國際及本地專家均指國際經驗顯示,像肝臟移植這些精密的手術,進行的次數愈多成功率愈高,故合併兩中心對病人有利。他又說,港府目前沒有計劃合併其他器官移植中心。
醫管局於○○年委託國際專家小組研究合併肝臟移植中心,於今年十一月正式落實,而兩個中心的輪候名單則在今年七月底合併,部份病人重新評估病情後,換肝次序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