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小圈子管治致施政連番失誤,引發七一遊行,社會要求政制民主化的聲音擴大,一一二三選民藉區選顯示出市民重視選舉,更表明對擁護小圈子管治的民建聯致以打擊,使其落敗。
香港理工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首席講師
史文鴻
站在市民的立場,要改變政府小圈子管治,當然要求一人一票,公平公正的選舉是無比重要的,只有這樣才能選出會向全民負責的特首和立法會。不過,推動一人一票選舉的實現,並非政制民主化的全部,政制民主化要求政黨多元化,可以代表所有不同階層的利益而公平公正地作政治競爭,更需要市民意識到自己的政治權利而走出來選舉、組黨和參選。筆者甚至擔心連民主派的陣營中,也有人以民粹主義的方式,鼓動一人一票,而忽略更宏觀的政黨多元化及改進政治文化等問題。
香港市民大眾如今不滿董特首的小圈子管治,但環顧四周,更令人擔心的,是即使我們今天能有一人一票,又有甚麼有感召力的政治領袖及有甚麼黨可以廣泛代表各不同階層市民的利益和啟發我們的信心呢?筆者希望各政黨應深入考慮如何爭取廣泛的市民支持,特別以民建聯和自由黨為首的政黨,明白到再依賴小圈子選舉及既得政治利益的安排,只會走向政治自殺,只有勇敢地投入爭取市民支持,才可以盡早盡快走獨立成長的道路。筆者相信自由黨在二十三條立法前臨崖勒馬,得到市民的稱譽,就更應一鼓作氣,放棄和中方及親中政黨靠攏及交換政治利益,全力組織一個可以得到工商界及廣泛中產支持的政黨,在直選路向上爭勝,相信○四到○八都會大有可為。只有自由黨、民建聯及民主黨能全面面向廣大市民透過選舉爭勝,政治才有確實多元化的目標,市民才有真正的選擇。
事實上,儘管民主黨派高呼一人一票,在政治上沒有沾染董家班的政治利益,也不必承擔施政失誤的責任,但民主黨派在實際政治理念上亦未能啟發市民大眾全面信心,如民主黨違背民意及社會重大利益反賭波合法化、亦曾支持梁錦松加汽車首次登記稅,參與坑害汽車商、在挽救經濟及改善就業了無新意。
更可怕的,是民主黨派中不少議員十多年來參政變為政治鸚鵡,重複着十多年來的見解,思想並無寸進,在發展新人方面,更是毫無建樹,民主黨多年以來政治大佬當道,連少壯派也要出走,這樣走下去,即使有一人一票,民主黨派也不可能是勝利者。
以民主黨為首的民主黨派,要真正檢討自己的政綱,如何可代表廣泛市民的利益,及要為政黨年輕化出力,一個最突破的做法是以司徒華、李柱銘為首的老議員,於○四年就應退出選舉,為年輕接班人站台,更應全力投入黨務,發展年輕接班人,政黨才有明天。
至於市民大眾方面,我們更應了解到政制民主化掌握在我們手中最有力的,是推廣民主文化,只有我們重視選民責任,更公開論政,參與各黨派事務,監察議員及政府履行職務,積極反對小圈子政治,民主制度及公平公開的政治才會盡快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