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理財:切勿放大侯賽因效應

陸叔理財:切勿放大侯賽因效應

伊拉克前總統侯賽因在周日落網,為全球金融市場帶來新的刺激,其中日股在周一更大幅上升超過300點,扭轉了上周的弱勢。但反觀港股卻未能跟隨外圍股市造好,主要因為中銀香港(2388)在周一宣布配股,涉及金額逾146億元,令市場擔心大型集資活動將會陸續湧現,因而限制了大市的表現。恒生指數最終更倒跌收市,成為亞太區表現最差的市場。
中銀配股的問題和影響,可留待明天再談,今天我們先將焦點放在侯賽因被捕的消息上。

只具象徵意義
無可否認,侯賽因被捕,對全球、尤其是美國而言,絕對是一個利好的消息,因為這代表了全球過去兩年多進行反恐戰事以來,一場很大的勝仗,比起美國成功控制伊拉克,意義更為重要。問題是,這個象徵意義是否可以即時幫助全球經濟更上層樓?
如果要問,侯賽因被捕,對全球的經濟有何刺激作用?投資者先行想到的,相信會是油價問題。市場一般相信,隨着侯賽因落網,伊拉克局勢更趨穩定,這將有助伊拉克加快恢復生產和輸出原油。
但必須小心留意的是,伊拉克現時不穩的局勢,某程度上和侯賽因被捕與否並無直接關係,因為伊拉克國民的不滿,源自美國未能為當地居民提供一個理想的生活環境。至於侯賽因被捕,是否代表伊拉克輸出石油的速度可加快,從而令原油價格下跌?這一點,投資者應三思。

拉登才是主角
另外有分析認為,隨着侯賽因被捕,美國國民的消費信心亦可大幅上升,因為投資者毋須再活在恐怖襲擊的陰影下。不過,侯賽因被捕,是否代表恐怖襲擊活動會就此終結,卻是值得商榷的問題。因為無論九一一或近期的土耳其連環爆炸事件,幕後策劃者似乎均非侯賽因,反而關鍵人物拉登卻仍然在逃,對美國甚至全球繼續帶來威脅。
如果認為侯賽因被捕便等同恐怖活動會因而收斂甚至結束,便大錯特錯,不要忘記,拉登才是一連串恐怖襲擊活動的真正主角,亦即是恐怖襲擊問題,仍然會對全球造成一定的困擾。
由此可見,侯賽因被捕,對全球的股市無疑可以帶來心理刺激,但對經濟的實質刺激卻非市場想像那般大。亦正因如此,大市在一輪非理性的追捧後,極可能出現顯著的調整,這才是投資者必須小心的問題。故此,投資者實不應過於沉醉於侯賽因被捕的消息上,反而應繼續留意全球經濟的表現。如果復甦步伐持續穩定,那全球股市要繼續上試高位,相信並不困難;相反,如果經濟表現欠佳,就算明日拉登被捕,對大市的刺激亦只會短暫,投資者實不應過於憧憬。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