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香港及海外)
曾淵滄博士
半年前多一點點,我們剛剛從非典型肺炎疫區除名,百廢待興,那時候,人人還在擔心經濟不景氣。但是,在那個時候,股市已靜悄悄地上升了。根據傳統經驗,股市總是走在經濟的前面,也就是說,股市的上升已預期着經濟的復甦。
事實的確如此,股市已經連續上升至今,升幅非常可觀。一些受經濟周期打擊比較大的股,其股價更是以倍數的比例飛升,加強了人們對經濟復甦的信心。而政府公布的一些經濟數據也開始看到好的成績,經濟是真的復甦了,銀行、大證券行、國際貨幣基金會……都預測2004年會更好。
我相信會。
復甦周期最少兩年
股市的大幅上升就是經濟會更好的最有力證據,股票投資者從各種渠道估計企業的盈利前景,並依靠這個估計決定其投資,眾多的投資者的共同預期推動了股價的上升或下跌。現在,股價有如此大的升幅,意味着企業也有如此大的盈利進展。企業的盈利增加,自然就是經濟的復甦,企業賺到更多錢,就會擴大生產,就需要聘用更多員工,工作機會增加,失業率下降;人們在不必太擔心失業的情況之下,就會多消費,就會買房屋。
過去幾年,購買房屋的需求與慾望大幅下降,因為許多人都生活在恐懼中,擔心失去工作,沒有了工作,哪來的錢付購買房屋的分期付款?現在,失去工作的恐懼感消失了,相信很快地,人們就會湧入市場買房屋。
股價的上升不但代表投資者對前景的看好,也製造了財富效應,炒股票賺到錢的人消費一定會增加,錢來得容易嘛!
炒股票賺到錢的人多消費,就會使更多商人賺到更多錢;這些商人賺到更多錢之後就會擴大生意,聘用更多人,更多獲得到工作的人就會進一步消費,一個好的、良性的經濟循環就這樣開始了。
從過去許多年的歷史資料中,我們很難找到那一段時間,經濟復甦,只能維持幾個月,每一次的經濟復甦周期,時間最少兩年,這就是說,2003年開始的經濟復甦,是不大可能在2004年結束。
今日的社會,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計,是預測經濟前景的最佳方法,股市也是直接影響經濟的重要條件。因此,學習投資,學習炒股票已不但是個人理財的問題,已不是只為追求發達而學習的學問,而是每一個企業家,大大小小的商人,一般打工仔及政府官員都應該學習的知識,全民皆股應該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