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賽因被捕後,待遇和審訊安排都引起連串問題。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周日保證,侯賽因將得到《日內瓦公約》所規定的待遇,但至於是否正式給予他戰俘地位,就要在法律分析及諮詢聯軍盟友意見後才決定。而他這場被形容為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大的戰爭罪行審訊還未開始,澳洲總理霍華德已給他判死刑。
根據公約規定,戰俘必須得到人道對待,也列明戰俘受審問時只需報上姓名、出生日期和所屬部隊編號等資料,不得迫供。
公約也規定戰俘應免受侮辱及公眾好奇心之煩擾。美國周日公開侯賽因片段,部份阿拉伯人認為是一種侮辱,美國官員指他們早考慮到這點,但為了令外界確信他已落網,兩相權衡下才決定公開。
侯賽因的審訊,被視為是二次大戰紐倫堡審訊之後最大的戰爭罪行審訊,將審理八十年代屠殺庫爾德族人、九一年後鎮壓什葉派回教徒、兩伊戰爭和九○年入侵科威特等案件,但應在哪裏審有爭議。
伊拉克臨時管治委員會輪任主席哈基姆周日說,侯賽因將在伊拉克新成立的戰爭罪行法庭受公審,由伊拉克法官審訊,但另一委員拉比更指審訊可在幾星期後開始,其他委員卻說可能要遲至明年夏天。美國則指審訊地點未有定案。
美國總統喬治布殊周一召開記者會上,指捉到侯賽因「算是一種解脫」,他的命運要伊拉克人決定,他的審訊「需有伊拉克人參與,需是一場公開審訊」,這場審訊會經得起國際審視。英國首相貝理雅亦向國會說,他相信伊拉克人能公平審訊侯賽因。
但人權組織批評伊拉克戰爭罪行法庭,欠認受性,也未能確保公平審訊,主張由聯合國國際法庭審訊侯賽因。侯賽因罪成後應否判處死刑,又是一個爭論點。英國外交部和人權組織「國際特赦」都反對死刑,澳洲總理霍華德卻表示支持。
法新社/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