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藍籌公司打工是不少大學生的夢想,太古集團旗下太古地產每年都令中、港、英三地大學生「爭崩頭」,該公司今年只在3000名應徵者中,選4名「尖子」為見習生,中港平分秋色,反映本地大學生要不斷提高競爭力,否則將被淘汰。
太古地產人力資源總經理李淑瑩表示,為了配合太古地產內地的發展,該公司近年開始「北上獵頭」,01年率先到廣州舉辦招聘會,去年將範圍擴至北京及上海,在復旦、清華及北京大學等一級學府揀選「尖子」;今年取錄4名見習生,2名來自內地。
她說,今年一半見習生來自內地純粹偶然,並非反映兩地學生質素差異。但她不諱言:「內地學生較積極進取,準備充足,會上網搵齊資料,先了解公司狀況、香港正在發生甚麼事,盡力表現自己最好一面;反而香港學生仍然停留在等人來請的階段,又可能因為是當地人,反而少留意本地時事。」
太古地產挑選見習生的過程相當嚴謹。李淑瑩透露,今年收到3000封來自中、港、英的應徵信,進入預賽的只有400至500人。
初步面試後,再選出30人筆試及45分鐘小組討論,高級經理及人事部員工從旁觀察應徵者的分析及領導能力,再選出6至7人與董事進行第3輪面試,選出適合人選。
至於面試的問題,其實十分輕鬆,李淑瑩說:「有董事曾經問應徵者去過哪裏旅行,有甚麼體會,當然,如果你只掛住食和玩,就無甚麼體會可言。但有應徵者會提到當地的商場和建築物,我們可以從中了解應徵者對事物的興趣和分析力。」對於太古地產而言,對樓市前景的看法是當然問題之一。
有趣的是,她稱,有應徵者竟然像考試一樣「貼」題目,例如她曾經問應徵者如何計劃自己的事業,對方竟然像背書一樣,回答一套模擬答案(憑經驗知道),但她倒希望發掘出具有隨機應變能力的人,此人明顯缺乏這種能力。她說:「部份應徵者準備得過份充足,但方向卻是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