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賽因被擒,是美國在反恐戰中所取得的一次重大勝利,令美軍可重新把資源調回阿富汗對付另一大敵──沙地阿拉伯裔恐怖大亨、恐怖組織阿蓋德首領拉登。英國《太陽報》引述情報消息報道,美國已鎖定下一個目標是擒殺拉登,「不論生死,他將是重要戰利品,因為他的追隨者相信他是不朽。鏟除他,阿蓋德的勢力將會一蹶不振。」但捉拉登比捉侯賽因難得多。
美國駐阿富汗大使哈利勒扎德就坦言:「侯賽因不再是問題癥結,拉登已成焦點所在。」駐阿富汗的美軍發言人希爾弗迪強調,侯賽因落網將「鼓勵了人們,向我們提供打擊阿富汗敵人的情報」。
不過,反恐專家大潑冷水,指美軍要搜捕拉登和副手扎瓦希里,比捉拿侯賽因難,即使知道兩人身處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邊境山區,還是奈何不了兩人,兩人仍繼續遙控策動恐怖襲擊,試圖獲得「骯髒彈」和其他大殺傷力武器,令美國及盟友寢食難安。
卡內基基金的反恐專家哈卡尼就說,美國同樣懸紅一億九千五百萬港元緝拿拉登和侯賽因,但至今都沒有阿富汗人為了懸賞出賣拉登,拉登可不像侯賽因是個「暴君」,他不孤立無援,反而深得當地人支持,而且「美國人沒有給阿富汗人甚麼恩惠,當地人都視他為英雄,給予保護」。另外,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地方政府和居民,在意識形態方面都認同拉登,加上阿蓋德組織嚴密,令美軍即使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中央政府的支援下,始終難以追蹤到拉登的下落。
有美國官員甚至指出,即使美軍最終能擒殺拉登,也不等於反恐戰勝利,因為阿蓋德有着「久經訓練的嚴密組織,一小撮人暗藏世界各地,斬掉首腦,不等如身體死亡」。
專家亦警告,侯賽因被捕,只會給美軍士氣帶來短暫心理鼓動作用,不會迅速瓦解伊拉克游擊隊行動,帶來長久勝利,因為游擊隊不是為侯賽因而戰,而是出於民族大義反美。
美國還有其他大敵在逃,包括包庇拉登的阿富汗前塔利班政權精神領袖奧馬爾、前波斯尼亞塞族領袖卡拉季奇和姆拉迪奇,以及侯賽因副手易卜拉欣等十三名通緝犯。
路透社/英國《太陽報》/《泰晤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