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人為誰辛苦為誰忙?一項調查發現,多達九成在職港人覺得自己生活忙碌,六成人忙於工作,其次是搵錢、進修及拍拖。不少被訪者稱因生活忙碌而犧牲了健康、家庭生活,甚至親友感情。負責調查的組織形容情況可悲,擔心港人在忙碌的生活中,精神壓力會不斷增加,呼籲社會各界正視。 記者:盧文烈
香港生活節奏急促,法住機構旗下的《性情文化》雙月刊上月成功訪問了六百名港人,以了解他們的忙碌程度。結果發現,九成被訪者覺得生活忙碌,兩成二更認為非常忙碌。教師及社工是社會中最忙碌的一群,分別有兩成四教師及四成六社工形容自己非常忙碌。
調查顯示,六成被訪者為工作而忙;四成為搵錢而忙;其他忙碌原因包括要學習進修、照顧家人及拍拖等。五成被訪者說因忙碌而犧牲了休息機會;三成更因此影響身體健康及家庭生活。超過四成被訪者表示不願意繼續忙下去,但當中一半估計在可見將來仍無法脫離忙碌的生活。
負責分析調查的社工陳可勇昨日在記者會上形容有關現象非常可悲,反映港人在經濟壓力下,「已不能為自己嘅生命作主」。「𠵱家好多港人都係為咗生活,為咗供樓,拚命搵錢,但係咁只係會令到人與人嘅關係會變得疏離,影響家庭生活及朋友關係……而最慘係政府無能,有啲港人根本睇唔到香港有出路。」
陳可勇謂,在忙碌的生活中,港人的精神壓力不斷加重,嚴重的更會有抑鬱症,而近年自殺率高企,很大程度與港人壓力大增有關。他指出,教師及社工近年工作量大增,精神健康大受困擾,呼籲社會必須正視有關專業人士的壓力問題。
事實上,面對繁忙的生活,港人心目中已有一套紓解壓力的方法,調查顯示,五成被訪者用運動減壓,其他方法包括閱讀及散步等,一成四則透過「探索生命之道,反省自己真正需要」消解忙碌所帶來的壓力。
陳可勇呼籲港人不斷反省自己的真正需要,並加強與家人溝通,「好多人忙碌,都係為咗得到更多,但係好多時忙碌反而係失去更多,呢點係好值得香港人反思嘅。」
法住文化書院教授袁尚華則促請政府應加強推廣生命及文化教育,從而加深港人對自己的認識及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