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場現形記:聽溫家寶講故事 - 李慧玲

新官場現形記:聽溫家寶講故事 - 李慧玲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上周在美國哈佛大學演講。見到洋洋萬字的演講稿,即時條件反射覺得頭暈。然後,硬着頭皮細心讀,哈,一氣呵成,竟然一點也不覺得悶。
怎樣才算是一篇好的演詞?第一個條件就是不能讓人覺得悶。這一點,溫家寶的哈佛演詞肯定可以拿滿分。

顯領袖人物功力
這就是一個領袖人物的功力了。整篇演詞,沒有傳統的八股,取而代之是一個又一個活生生的故事:童年經歷戰火的故事、跟媽媽對話的故事、跟北京大學學生談葉子的故事、教師節到醫院探望北大老教授季羨林的故事、跟美國商務部長埃文斯談西部農村的故事……諸如此類。還有,數不清的引經據典、詩詞歌賦和比喻。
台下聽眾聽溫家寶講故事聽得津津有味,怎會悶?吸引人的,不單單是文字本身,而是故事背後反映的經歷、思想和真情。香港人喜歡胡錦濤、溫家寶,不是沒有道理的。

壞產品和好公關
難免想起董建華。回歸六年半,我們的領導人公開演講從來沒有一篇示範作。
如果能夠為董先生撰寫如溫家寶哈佛演詞般高水準的演講稿,六萬元月薪請一個寫手一點也不貴──當然,我明白,公關始終只是公關。
產品本身質素不好,永遠不可能有好的公關。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