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媽媽話如果我寫夠五個故仔,就幫我出書。」母親一個承諾,令八歲的鄧朗希努力發揮想像力,將沙士等生活點滴,化成五個簡單但感人的小故事,鄧媽媽決意自資替兒子完成出書夢想,這本由小孩子寫作及繪圖的小書,更成「書節2003」推介好書之一。 記者:翁煜雄、譚暉
本月二十五至二十九日會展將舉行「書節2003」,主辦單位昨邀名人士推介心愛書籍,在科大校長朱經武、社會服務聯會行政總裁方敏生等名人中,八歲小作家鄧朗希顯得格外突出:「希望你哋會鍾意睇我寫嘅書啦。」
當身旁的小朋友爭玩具車時,一歲的朗希已抱着書本,媽媽鄧萬雪容笑說:「佢睇唔明但都要攬住。」年紀漸長,朗希更書不離手,由漫畫《奇先生妙小姐》,到二百多頁描述作者賴東進自我成長歷程的《乞丐囝仔》。
「有一晚我唔肯瞓,要媽媽講故仔,咁媽媽話不如一齊諗個故仔吖。」如此這般,朗希兩年前寫的第一個故事便喚作《遲睡先生》,主角晚晚不肯入睡,最終連朋友也失去;朗希這樣寫道:「當遲睡先生過了晚上十時才睡覺時,他張床就開始發熱,愈來愈熱,直到早上,叫他感到煩惱。」終於令遲睡先生改了壞習慣。
朗希寫了三個故事後漸失興趣,鄧太遂出招利誘:「寫夠五個故事,幫你出書。」於是,其餘兩個故事終於面世,包括沙士爆發期間停課創作的《快樂先生》:「佢患咗沙士重好樂觀,重寫電郵叫朋友唔好擔心㖭。」
朗希如釋重負,鄧太的「艱辛」才剛開始:「原來印書好貴好難㗎。」她跑了多間印刷公司,都開價數萬元才肯印製數百本書,當社工的鄧媽媽後感動了「傷殘青年協會」的同行,以「蝕本價」八千元印製了一千本書,《我們的故事書》終於面世。
鄧媽媽更為兒子找來插圖師,就是她契女黃鈺婷:「全本書係小朋友做先有意義。」有個朋友話佢個女每晚都要聽過《小器先生》先瞓。輾轉相傳下,這本從未公開發行的小書獲「書節」邀請為推介書,並在書節以二十五元發售。
計劃寫第二部著作的朗希,原來沒有想過將來要當作家:「我要做足球員!」花了一番心血才替兒子出版著作的鄧太說:「無所謂,最緊要佢開心。」
自小缺乏家庭溫暖的作家張愛玲在一篇《我的天才夢》裏追憶:「七歲時我寫了第一部小說,一個家庭的悲劇。」相比之下,《我們的故事書》簡單得多,但卻看一個的八歲小孩子,在父母的寵愛裏發揮無窮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