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於5月初破位而上,技術形態預示大升浪開展,當時本欄指出,若股市走先於經濟6至9個月的定律有效,則今年11月至明年1月,香港經濟將明顯好轉,現時看來,這個領先效應經已確認。
經濟復甦之勢明顯,失業率下調,樓價與樓宇成交同告回升,按現時的趨勢,明年的經濟、樓市均可樂觀,港股拾級而上,並不困難。然由於港股市場相對不大,且炒賣文化與別不同,故港股的升浪中,將不乏大幅波動,投資者入市要提高警惕,並須了解哪些市場焦點會製造突然的波動。
美國明年是總統大選年,布殊爭取連任,其政策將會主導全球金融市場變化,政客的利益考慮優先次序是個人、黨、然後國家,要推敲布殊的政策改變,可循這次序分析。競選形勢變化直接影響布殊的政策,競選形勢愈有利,政策會愈溫和,競選形勢愈不利,政策則愈極端。布殊競選連任,不會理會短暫性與別國關係弄僵,其他國家只能就布殊出牌的章法作出回應,但這些回應都不會太強烈,因為在美國總統選舉完結後,一切都會大致回復正常。
美元走勢是國際焦點,平衡利害,美國需要的是強美元,但布殊爭取選票,要的卻是弱美元,故未來1年,美元反覆向下的機會甚大。滙市、金市都在賭美息上調,那只是炒作藉口,美國聯儲局不輕易在大選年改變利率政策,事實上美國的經濟狀況亦缺乏加息條件。
日本經濟在過去半年有起色,明年若得延續此勢頭,或確定日本經濟重納升軌,對全球經濟及股市都是好消息。
(本欄逢周一刊出)
冠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