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智慧:資金解凍何去何從?

理財智慧:資金解凍何去何從?

最近幾隻新股招股反應均不俗,動輒就超額數百倍,而且所凍結的資金也達千億港元以上。於是有分析員認為,在資金解凍之後,這些游資極可能會重新投入股市之中,港股後市仍然可看高一線。
幾隻大型H股的集資活動,把新股投資熱潮推至高峯。有人估計,認購不成功的資金會投入H股市場。這種說法雖然不算是錯誤,但也似乎過份樂觀,亦顯示人們對於新股上市程序及運作並不真正認識。
新股上市簡稱IPO(InitalPublicOffering),是屬於初級市場(PrimaryMarket)。透過股票發行過程,資金由公眾手上轉移至上市公司口袋之中,而上市公司可把籌集的資金拓展業務,又或作為減債、增加營運資金等用途。股份上市之後在交易所買賣,屬於二級市場(SecondaryMarket),股份買賣只屬擁有權轉移,上市公司不會有任何額外金錢收益。
在IPO的過程中,所凍結的資金是因為申請人喜歡投資在這隻特定股票,才會入票抽這間公司的股份。如果抽不到的話,資金回流,亦未必會再流入二級市場之中。

超額倍數視集資規模
歷次幾項大型新股集資活動,所凍結的資金都是在千多億港元左右,而超額倍數的大小,與集資規模大小有關。超額倍數的分子為投入資金,分母為集資金額,而超額倍數的分子似乎有一定上限,這上限就往往是香港銀行體系所能承受的上限。
超額倍數的多少,其實與IPO槓桿借貸有關,所以新股招股活動所凍結資金多少,與實際股份需求會有一定出入。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