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隨筆:炒股能否養妻活兒?

投資隨筆:炒股能否養妻活兒?

讀者劉君來函討論投資問題,其一是「以量化數字進行期指買賣是否可養妻活兒」,其二是股票買賣需知的東西太多,能做得好的人太少。
「量化數字」具有客觀性,故參考價值較「主觀因素」為高,但在決定買賣時,無論投資者用的是甚麼資料,這個決定畢竟都是「主觀判斷」,既有主觀成份,出錯的風險自然提高。
股市千變萬化,並沒有百分百準確測市之工具,故任何方法,都不能保證贏錢,即使對股票及期指的認識很深,亦不宜有透過炒賣便可「養妻活兒」的概念。投資及炒賣是一種很奇怪的東西,成敗不單取決於知識、經驗與運氣,心理因素往往是最影響成敗的因素,貪婪與恐懼不易平衡,若有了「養妻活兒」的心理包袱,就更容易輸錢。
投資者要提升勝算,要盡量清除雜念。與股價變化毫無關連的雜念,常常被投資者加進去投資決定之中,甚至成為決定性因素,殊為不智。
股市贏錢的人少,輸錢的人多,最近傳媒報道,年內港股股民贏錢者達7成,這只是一次大升浪的短暫現象,不足為據。美國數年前的一份研究,指美國人在過去數十年,每14人中,只1人贏錢,1人打和,筆者以為,港股股民不會高於這個成績。
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