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國企指數期貨合約剛推出一周,現很難說是否能成功,不過以全星期合共成交了8550張來說,可以算是一成功的產品。從交易的活躍程度來說,亦顯示出新的衍生合約頗受投資者歡迎。
隨國指期貨的推出,國企指數亦由之前一周的4064點升至上周五的4462點,升幅逾9%。在這些成交之中,筆者相信除了對沖活動外,投機及指數套戥等活動亦非常活躍,尤其是指數的每日平均高低波幅達到126點或1.79%,明顯較同期的恒指波幅大得多。若果投資者能正確看準指數的單日走勢,在低位買入,然後在高位沽出,在過去5個交易日內,每日最多可以賺取每張6300元的利潤,所以國指期貨的出現,正好為投機者提供一個選擇。
雖然國企指數已由10月份3000點升至上周五收市4462點,升幅達48%,對於大多數投資者來說,由於指數的累積升幅已非常高,現時入市恐怕會有「摸頂」機會,令部份投資者不再敢在高位入市。
雖然筆者對於現時國企指數之升幅亦覺得有點「過火」,不過,若細心研究國企指數內股份的PE,便覺得現水平的國企指數未必是毫無投資價值的,主要是因為當中有好幾隻大型石油股及石化股之PE只在17倍左右,預期明年PE只大約13倍,較現時恒指成份股的PE普遍達到19倍以上,仍然算是便宜。
雖然國企指數為投資者提供一籃子國企股的投資機會,好處是不用理會哪一隻成份股上升,只要指數能繼續上揚,便可以賺取盈利,不過投資者若利用國指期貨來買入國企股,便要一同接受其他較高PE及上升潛力較低的股份,所以這種投資方法未必一定可以得到最大益處。
鼎康御泰證券研究部副經理 彭偉新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