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九廣東鐵九龍塘站南行線一段路軌出現裂痕,導致昨晨繁忙時間的列車服務大受影響,列車需要慢駛,逾三萬名乘客受阻怨聲載道。有乘客投訴九鐵應變能力不足,沒有安排接駁巴士,當中兩名乘客因為人多擠迫不適送院,服務受阻一個多小時才恢復正常。
九鐵發言人表示,昨晨七時四十五分,九龍塘火車站的職員發現往旺角方向、在月台內的一段路軌,出現一條約八毫米長的裂縫,立即通知控制室。其間列車服務並無暫停,但駛經的列車需要減慢速度,致令尾隨班次順延,每程車平均多行十五分鐘。
由於正值上學及上班的繁忙時間,車廂內及月台上黑壓壓擠滿人群,多名乘客疑人多擠迫不適,其中兩人要送院治理。
有乘客投訴曾經透過車廂通話器向車長查問,但不獲回應;又有人批評九鐵應變不足,沒有安排接駁巴士疏導人潮。不過也有乘客認為情況可以接受:「唔算停好耐,行吓停吓咁囉!」
稍後維修人員利用螺絲及鐵片等工具將裂縫固定,留待午夜收車後再更換路軌,至早上接近九時列車恢復正常行車速度。
九鐵署理高級總監李殷泰對事件表示歉意,他估計受影響乘客約三萬人。他解釋稱,一般路軌的壽命為十二至十四年,出現裂縫的路軌使用七年,估計是製造路軌的部份混質出現變化所致。由於預計受阻時間不會太長,而大部份乘客已經擠入車廂內,因此九鐵通知運輸署後並無安排接駁巴士。
李殷泰又指現時使用手推超聲波車檢查路軌,但東鐵全長一百二十公里,每年同一位置只能檢查三次,肇事路軌於本年八月通過檢查。九鐵購買的新超聲波車將於明年使用,屆時巡查次數可增加至每年八次。
另一方面,九鐵主席田北辰昨在九鐵另一個場合稱,路軌出現裂縫並不罕見,「一年一、兩次」屬於正常現象。不過香港理工大學土木及結構工程系副教授熊永達指出,裂縫相信是由金屬疲勞所致,今次出事屬於慢速路段,倘若發生在快速路段有可能會導致列車出軌等嚴重事故;他建議九鐵盡快檢查「同齡」的路軌,避免再發生同樣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