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閂水喉不做紫金孖展

銀行閂水喉不做紫金孖展

不少投資者近期都以孖展形式認購新股,昨日市場傳出有銀行拒絕向正在招股的福建紫金礦業(2899)放水,其中中國工商銀行(亞洲)(349)證實沒有為紫金提供借貸;據悉,渣打銀行也採取相同策略;此舉勢令紫金公開招股部份的大額票大減。

大額認購票量勢大減
證券界消息人士指出,渣打拒絕向證券行拆出短期資金,而中銀香港(2388)則要求拆息高達4厘,他說:「拆返嚟都4厘,我哋再借畀客人起碼收7、8厘,邊有人借?」
工銀亞洲早前有為中國人壽(2628)提供孖展認購,其發言人昨日證實,沒有為紫金提供認購新股借貸,該銀行因應本身考慮,決定是否參與新股借貸服務,並無劃一準則。渣打發言人則表示,參與新股借貸與否,會因業務情況而論,銀行非常關注風險管理及資金流向的安排。但她沒有評論渣打是否有為紫金提供借貸。
國泰君安昨日在公司網頁上宣布,停止紫金的孖展服務。另外,信誠證券也停止類似服務,信誠聯席董事連敬涵表示,該公司是次主要應客戶要求提供孖展服務,至今借出約1億元,全部動用內部資源,息率為4厘。

他指出,曾向銀行查詢拆借資金,但未有具體回應,該公司遂以內部資源應付客戶需求。他指出,銀行對拆借短期資金予證券行的態度轉趨審慎,相信是由於多隻新股同時推出,令市場銀根短絀,加上金管局新指引,及投資者對新股的瘋狂態度,令風險增加。
新鴻基金融集團企業事務推廣部主管陳偉萱表示,該公司具充足財政資源,仍會為客戶提供紫金的孖展借貸,息率5厘,最多借九成,個別大客可獲較低息率優惠,客戶的認購也踴躍,但他拒絕預測孖展金額會否高於國壽的33億元。
廖創興銀行(1111)高級經理張南中估計,有經紀行被銀行拒絕為客戶提供新股借貸,可能是以往市況較淡靜時,銀行開給部份經紀行的信貸額久未動用,故部份額度可能被縮減或轉為備用信貸,現時市況突轉旺,經紀行可能未及時知會銀行再啟動信貸額。

招股頻密銀行轉審慎
不過,他同意近期兩隻新股──長城汽車(2333)及國壽招股反應熾熱,凍結資金逾3000億元,有銀行基於風險考慮及憂慮計錯頭寸,而不積極提供新股借貸。
他認為,若各新股招股時間,能相隔7至10日而非「叠住」,則對銀行處理資金回流及拆出頭寸等技術安排,更為方便穩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