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反統公投 - 李怡

李怡專欄:反統公投 - 李怡

總理溫家寶在美國用感性、溫情來反台獨,又是國殤,又是鄉愁,不過,他沒有說要對台灣放棄使用武力,只說,「中國的武力不是對台灣人民,而是對那些搞分裂的人」。
只是,搞分裂的人,是與台灣人民同住在一個島上的,中國在沿海設了四百九十六枚導彈瞄準台灣,當導彈被使用的時候,它們會長眼睛嗎?能分得清哪些是搞分裂的人,哪些是台灣人民嗎?
其次,倘若台灣進行統獨公投,結果是絕大多數老百姓投票選擇了獨立,比如說有百分之七十吧,那麼是不是說搞分裂的百分之七十台灣住民都不是台灣人民,而只有不主張分裂的百分之三十才是台灣人民呢?中國的武力是不是就要針對那百分之七十呢?
一向以來,台灣的多次民調,主張維持現狀的人都佔絕大多數。政治上的維持現狀,就是要與中國大陸保持有效的分離狀態。倘若沒有中國威脅動武的因素,那麼台灣人民更是會絕大部份支持獨立,主張統一的可以說少之又少。如果說,中國的武力是針對台灣主張分裂的人,那就是針對台灣民眾的大多數了。當然,中共可以不認為他們是「人民」,因為在中共的字典裏,「人民政府」就是共產黨執政的政府,「人民軍隊」就是黨的軍隊,《人民日報》就是黨報……。

溫總又說,中國政府也理解台灣人民的民主要求,但是現在問題的實質,是台灣當局的分裂勢力,「企圖假借民主,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這是我們不能容忍的。」
中國政府,無論是領導人、涉台學者還是官方輿論,甚麼時候表達過對台灣這麼多年所推行的民主,有真正的理解?一九九六年試射導彈企圖影響台灣人民投票選總統,二○○○年朱鎔基疾言厲色的威嚇要以「鮮血與生命捍衞統一」,要脅台灣人民「要警惕」,不要選民進黨的阿扁當總統。中國有過對台灣民主理解與尊重嗎?對台灣民主的每一個進程,中共都解讀為「漸進式台獨」。再加上在國際社會對台灣的打壓,使台灣民眾原來不存分裂之想的也迫着支持民進黨的分裂主張了。溫總說,台灣當局是「假借民主」搞分裂,那麼從台灣人民的角度來看,則中共是「假借統一之名部署對台導彈」,或「假借反台獨之名搞戰爭」。
阿扁搞公投,提出「反戰爭,反飛彈」的議題。就公投來說,這是毫無意義的。因為通常是社會上存在爭議的問題才需要公投。以目前台灣的政治形勢來說,提出「統獨」或「台灣是否應該正名」的議題舉行公投,還比較有意義。但阿扁不敢。那麼「反戰爭,反飛彈」又有甚麼可爭議呢?台灣有誰會主張要戰爭,要中國瞄準台灣的飛彈呢,這肯定是已知結果的公投。
說穿了,阿扁的「防禦性公投」,其實就是「反統一」公投。還不是要台獨,暫時只是「反統一」,「反一國兩制」。公投的目的是要展現民意,而絕非諮詢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