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氣勢依然極強,雖然恒指突破,不外是長和系推動,其實並非太特別,但大部份股份在早市稍作調整後,又重新發力,反映投資者戰意十分濃厚,近期的策略,惟有是順勢而行選擇性吸納。
國企在早段一度調整,除了是累積升幅太大,引來一些獲利回吐沽盤之外,美元在干預後有回穩之勢,以至不少商品期貨好像出現了一個短線頂部,應該也有關連。
2004年投資的一個大前提,是要看透美元的去向。股滙走勢根本息息相關,尤其是2003年的一個重大教訓,就是商品股的營運槓桿比率,弱美元加中國內需強勁,造就了不少明星股,究竟情況持續抑或逆轉,將會牽涉財富大轉移。
中資股當道,卻有不少股份因為原材料價格上升,令到股價表現呆滯,當中以魏橋紡織(2698)最可吼,處於一眾紡織股上游,所受的影響較低,一旦原材料回順,這間公司有條件重拾勁勢。
其實筆者認為真正的重點,是這間大規模公司,如此重磅下能否有能力繼續高速增長。不過市場氣氛向好,筆者認為更看不透的長城汽車(2333)也如此熱捧,魏橋更具條件,投資者疑問不會太多。
魏橋具中資背景,卻有原材料風險,但股價短期受壓才有值博率。如果簡簡單單,則不妨考慮中海油田服務(2883),昨日逆市下跌甚勁,主要是前幾天累積升勢太大的關係而已。
表面看中海油田服務不算平,但至少有兩大好處,第一是業務不會受原油價格波動的影響,投資者不需苦惱猜度美元及油價的上落,畢竟這兩個市場,主要都是由投機者主宰,走勢並不易掌握。
第二是透明度較高,不錯並非很多分析員跟進這間公司,可是主要根據中海油(883)的資本開支計劃,便不難計算出海油服務未來的增長空間,未來幾年增長應甚勁。市場對中海油如此高度評價,其中一點是透明度高,其實在不知不覺間,間接惠及了海油服務,股價急升後回吐,為我們這種後知後覺的人,提供了上車的機會。
黃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