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中國人壽(2028)截止招股的日期,同時另一中資股福建紫金礦業(2899)開始招股,相信在紫金招股後,狂熱的新股潮將會略為冷卻,市場焦點很大機會轉回股市之上。
去年筆者在港台的《晨光第一線》節目中,先後找了曹仁超先生及蔡陳葆心女士,作了一個有關港股的訪問。有趣的是,當問到他們有關港股難忘的經歷時,他們不約而同地講起了1972年上市的香港天線事件,當年香港天線股價狂升,被投資者戲稱為「香港黐線」。
這兩位股壇前輩,在訪問中竟會不約而同地談起「香港黐線」的往事,由此看來,此股當年定是很哄動,才會令他們有如此深刻的記憶。
近期有市場人士將新股的熱潮與早幾年相比。在凍結資金方面,以93年上市的駿威(203)及97年上市的北京控股(392)最厲害,據報道,當年駿威凍結了2410億元,北控亦凍結了2419億元,不知今次國壽會凍結多少資金,能否刷新紀錄?
可是若將當年的利率與今日市場的利率相比,則當年凍結資金的效用大得多,據資料顯示,93年的優惠利率約為七八厘,97年的利率亦達8.8厘,若同樣以早前長城汽車(2333)凍結資金10日,及以當年8厘利率計算,則當年凍結的2400多億元,粗略計算,單是利息已達2.6億元!
可是近日香港利率低企,有些銀行更以300元利息便可借100萬招徠新客,今時今日即使凍結了2900多億,但利息收入肯定不及93及97年的時候。
早前筆者已在本欄多次講述,12月很大機會再炒國企股,主因是機構投資者趁國企明年初公布業績前偷步入市。隨着近日新股熱潮略為冷卻,相信市場資金將轉歸國企股。
附圖是國企指數的日線圖,圖中可見,國企指數在八九月間,以及十、十一月間,先後出現了A、B兩個高位,該高位剛巧便是國企股公布中期業績,及第3季經營狀況的時候。
以此推測,這次國企股的高位,可能在明年初公布營業情況時出現。初步估計,國企指數浪頂可能在4500-4600水平。
譚紹興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