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 起 - 蔡瀾

發 起 - 蔡瀾

今早《晨光第一線》打電話來,做電台閒聊節目,談及當今流行吃鱷魚肉來。
我也吃過,比魚硬,較雞軟,但本身沒個性,味道不強。住澳洲時餐廳供應鱷魚扒,沒甚麼吃頭。我想要將此肉烹調,最多是學潮州人用鹹酸菜去煮罷了。

香港最近的新聞明星,不是甚麼政治人物,也並非鬧緋聞的藝員,或暴醜事的富豪,牠是一隻只有四歲的小鱷魚。
澳洲專家丟臉而去,當今大陸高手雲集,以人海戰術,勢必抓到,也許此文見報那天已經功德圓滿。香港人愛看熱鬧,對小動物是一點愛心也沒有。歐洲的話,早就有人發起保護這條小東西的運動。
「鱷魚會咬人的,就那麼放生,萬一吃掉一兩個河邊嬉戲的兒童怎麼辦?」友人說。
「贊成,我是贊成把牠抓住的,但也贊成放牠走。先抓,在牠身上裝一個追蹤器,世界上很多研究生物的學者都那麼做。有了這種設備,就知道牠在那裏,不必擔心牠爬上岸咬人。」我說。
「始終有危險性。」友人說。
「鱷魚吃得飽就很和平,由得益的南生圍小販出錢,每天在固定的地方餵鱷魚一兩隻雞。久而久之,認清了牠的生活習慣和行動範圍,就變成一隻公眾的寵物了。」
「這麼做有甚麼着數?」
「啊,香港人一提到甚麼,先講着數。也好,放生鱷魚可以振興觀光事業,香港多了一個旅遊點,最重要的是牠供應了很多茶後飯餘的話題。」
「你愈說愈有道理,不如由你發起這保護小鱷魚的運動。」友人說。
「不應該是我。轉移注意力,舒散大家的戾氣,讓市民不天天批評政府,如果我是特首的班底,我才會發起。」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