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少運動 壯年患者 不斷增加<br>臀麻痹坐骨神經痛先兆

缺少運動 壯年患者 不斷增加
臀麻痹坐骨神經痛先兆

【本報訊】當你感到臀部麻痹,然後慢慢演變為痛楚,受影響部位更擴至大腿、小腿、甚至腳趾尾,你可能出現了坐骨神經痛問題。有脊醫表示,坐骨神經痛成為愈來愈普及的「都市病」,患者也漸趨年輕化;有關病徵可持續「十年八年」,影響患者活動,嚴重更會導致肌肉萎縮。不過,只要定時進行適量伸展運動,便可有效預防出現坐骨神經痛。 記者:陳倩雯

國際康體專業學院院長及脊骨神經科醫生邵力子接受訪問時表示,坐得多及走路走得多都是引起坐骨神經痛的主因,患者以三十至五十歲居多,但近年出現年輕化趨勢,三、四十歲的患者數目不斷增加,主要是從事寫字樓工作及缺少運動的人士。
他解釋坐骨神經是身體內最粗的神經,由腰椎第四及第五節,以及臀部薦椎最上三節神經滙合而成,經過大腿、小腿,延伸至腳趾尾。引起坐骨神經痛的有兩大成因:第一、長時間的錯誤姿勢,或受傷導致脊骨錯位,包括椎間盤突出,因而干擾或壓着有關神經線;第二、臀部肌肉「梨狀肌」因坐得多而過份緊張,壓着坐骨神經線導致。
最常見的坐骨神經痛,痛楚範圍由臀部至大腿,但也有不少患者的痛楚由腰部開始,逐漸蔓延至大腿、小腿及腳跟;大部份患者只是一邊身體受影響。患者初期通常只感到受影響位置有麻痹感覺,繼而感到痛楚,尤其是坐下或步行時。
邵力子認為,不少人對脊骨神經健康的意識不高,即使痛楚持續良久仍不求醫,「好多人都痛十年八年,二十四小時都痛,影響埋情緒。」他警告嚴重的坐骨神經痛會令神經不能發揮負責控制肌肉收縮的功能,使肌肉不能活動,此情況較常出現在年長病人身上。

每年定期檢查
他又稱,中、西醫及脊醫以不同方法治療坐骨神經痛,脊醫一般會找出病因,然後矯正移了位的脊骨,令其不再壓着神經線,同時會指導患者進行伸展運動,以放鬆肌肉,屬「治本」的治療方法,一般較少採用藥物或手術治療。
邵力子強調,只要注意日常生活的姿勢,並每日花上五分鐘進行謢脊運動,即可大大減低出現坐骨神經痛的機會。他又提醒市民,應每年定期到脊醫處檢查,確保脊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