鱷魚釗昨無功而還決變陣<br>「發明家」推介飛網捕鱷

鱷魚釗昨無功而還決變陣
「發明家」推介飛網捕鱷

【本報訊】以「鱷魚釗」為首的內地捕鱷專家十人小組,昨第五日行動仍無功而還,專家們改變策略,等待鱷魚習慣在一個地方出沒,才展開圍捕。另外,香港發明家協會,向捕鱷專家推薦一個快速捕捉網,希望能夠利用該網捉到鱷魚。
昨晨七時許,「鱷魚釗」等三名內地捕鱷專家開始捉鱷,其中一人手持一支長約十呎的竹枝,插入淺水地方,刺探鱷魚蹤影,約二十分鐘仍未發現鱷蹤,三人步回營帳商討下一步捕鱷行動。
鱷魚專家及漁護署人員,昨整日在岸上監視。在下午三時,香港發明家協會人員到達南生圍現場,向記者展示一個長形似望遠鏡的快速捕捉網。

射程約十至十五米
該會副會長呂禮全稱,該網是在近日改良研製成功,長六十厘米、重兩公斤,由壓縮氣體發射張網,網繩由強化尼龍製造,面積有兩米乘兩米,由兩公斤的衝力射出,射程為十至十五米,在岸上能成功捕捉獵物,該網成本約一千元,已向漁護署作出推薦,他並即場作出示範。
但漁護署高級濕地及動物護理主任陳自強表示,需要研究該網的實際成效,才會考慮使用。

昨日天氣稍涼,反斗鱷並沒有在南生圍出現。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