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期貨指數出籠,似乎並未為國企股帶來下調壓力,反之,在過去數日,國企股仍然保持凌厲升勢。
從近日的成交及走勢而言,國企股似乎仍有看高一線的空間。究竟持續高企的國企股短期有否值博率呢?
我覺得國企的投資價值仍然存在,但短線而言,入市的風險已開始增加。
我所持的理由有二:
第一、國企期貨出籠前,市場普遍預期大戶會借勢沽貨套現;然而,這個情況並沒有出現。雖然國企期指運作了只有短短數日,成交張數及升幅已不少,但其實尚有足夠空間及機會讓大戶在高位累積淡倉。所以,若大家相信國企期貨的出籠會為國企股帶來短期壓力,現階段真的要較謹慎了。
第二、觀乎近日國企股走勢,上升的不限於數隻重磅股如中石油(857)、中石化(386),或一些熱門的金屬類股份如中國鋁業(2600)、鞍鋼(347)等,一些二三線的國企如燕化(325)、吉化(368)等,甚至是「首長系」亦在相對落後的情況下迎頭趕上。通常國企股去到炒落後的情況時,都需要稍作回氣。所以,即使整體國企氣氛暢旺,我仍然覺得短期需要作出整固。
從技術層面分析,國企指數的相對強弱指數(RSI)已處於頗高水平,例如9天RSI升達92,而14天RSI亦處於91水平。因此,我相信健康的調整將會在短期內出現。
至於調整幅度會否很深呢?我覺得機會不大。首先,是次國企升浪,主要是由國內大戶資金所推動,散戶實際參與的比重不多,即使有份參與,都以短線為主。這種入市模式,顯示散戶對國企股仍有一定的戒心,未至於盲目瘋狂的程度。
因此,即使國企出現調整,仍未應有「互相踐踏」的情況出現。
現時我並不建議高追國企股,反而是每當調整時,必須放膽去買。但這一點一般散戶是很難做到,原因是大部份人都主觀地覺得,國企現在處於位高勢危的水平,一旦出現調整,幅度會頗大。所以每當國企下跌時,部份人會希望跌得更深才入市,但每每出現短暫的調整後便再度向上,最終也錯過入市的良機。因此,當國企調整時,便可分段吸納,而買入同時,亦應作好要承擔短期波幅的心理準備。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