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總統陳水扁昨天提名現任副總統呂秀蓮作為副手,一起在明年大選中尋求連任。但台灣學者認為,陳水扁觸怒美國的代價,遠比觸怒北京的大,布殊嚴詞批扁後,已令陳水扁選情告急,失去大批中間選民的支持。
美聯社昨日分析,陳水扁的計劃初時看來相當聰明:拋出公投制憲議題,刺激台灣選民,令北京尷尬,繼而推動首次公投,名留青史。可是,當台灣最大盟友美國總統喬治布殊開腔,嚴詞指摘台灣當局近期意圖改變台灣現狀的言行後,陳水扁的算盤開始潰敗。
文章指出,台灣的政治現實就是,台灣可挑戰北京,但不應玩弄美國,因為作為台海最重要的「權力經紀」,華盛頓說話的份量最重,影響力最大。台灣大學政治學教授楊永明指出,布殊嚴詞批評陳水扁後,已令他的選情告急。陳水扁推行公投,意欲鞏固民進黨核心選票及吸引中間選民,現在隨時會出現反效果。他說,陳水扁若未能令華府滿意,必嚇走不少選民。「因此,他(陳水扁)可能會改變主意,轉攻另一選舉議題。」
陳水扁前日不理布殊的警告,堅持在明年三月二十日大選當日,一併進行公投。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包潤石昨日重申,美國反對任何走向台灣獨立的聲明或行動,並首度明確反對台灣公投,認為台灣還未決定在明年三月舉行公投。言下之意,阿扁或會在美國壓力下轉軚。
陳水扁昨日在台北接見外賓時,促請美國向北京施壓,放棄對台動武。他強調,全人類都有免於恐懼的自由,不能只要台灣人民活在導彈威脅下,這不符合美國立國精神。他接受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訪問時,則公開感謝布殊對台灣安全的支持,強調台灣維護現狀的主張,和布殊是一致的。
另外,陳水扁終於落實以呂秀蓮為競選副手。阿扁宣布此決定後,民進黨的立委反應兩極,不少獨派大老也反對提名呂秀蓮,指她「沒有自知之名、容易流露真性情,往往隨口說出一句話,就會改變選情」,並會在二○○八年挺身出來選總統,搞亂民進黨的布局。
美聯社/中央社/東森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