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在CEPA效應下,金山實業(040)和長江生科(8222)均表示,正研究在港設廠的可行性,前者研究項目涉資金額更高達5000萬美元(3.9億元)。另外,貿易發展局為推廣CEPA,未來3年計劃投資5000萬元作推廣。
金山主席兼行政總裁羅仲榮昨在香港商業峯會上指出,正在港尋覓5至10萬方呎廠房,計劃作生產電池用,聘用員工約200人。他估計,CEPA效應要在3年後才可反映出來,並擔心若反應良好,本港廠廈供不應求,特別是高質素的工業廠廈,因為過去10年本港基本上沒有新廠廈落成,故歡迎政府考慮發展第4期工業邨。
另外,他批評中港兩地的海關人流為全球之冠,卻沒有最先進的過關設施配合,反而遠遠落後;亦不滿港府的輸入專才政策,阻礙地區經濟發展,「喺東京請一個來自大阪嘅員工,係唔需要向政府申請,更加唔使等政府審批員工的薪金!」
出席同一場合的長實(001)副主席兼長科主席李澤鉅亦表示,正研究CEPA的商機,擬將部份廠房遷回香港,以便進入內地市場,例如他們正考慮旗下長科將生物科技的生產線遷回香港。另外,貿發局主席吳光正稱,本港商界應盡快就CEPA作出回應及決定,以爭取時間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