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好啲靠原創貨品留客

住好啲靠原創貨品留客

講起住好啲,大家聯想到甚麼?當然,這不是英文名詞測試,答案只是今次一盤生意的主角、英文簡稱也是G.O.D.的住好啲生活品味店。

開業7年的「住好啲」,近期一擲逾千萬元,在尖沙嘴開設第3間分店。但面對多年的經濟放緩及「沙士」的衝擊,縱然當年一開業已生意甚佳的住好啲,現時也要積極求變,包括推出更多原創商品,目的是要保持生意額不跌。

擲千萬尖區開新店
住好啲尖沙嘴新店,剛於上月中開業時搞了一個cat-walk晚會,創辦人楊志超笑言,這是該店首次用數十萬元舉辦類似開幕活動,但「冇計」,因為「拍檔想大搞」。不過,楊氏也承認,這間新店投資超過1000萬元,以目前市道而言,屬於「比較冒險」,因此拍檔想多搞一點噱頭來催谷生意,也是可理解的。
成立住好啲,主要是他當年做室內設計時,發覺很難買到價錢合理、高質素的家具,因此索性自行設計,交外判工場生產,其後發覺是一盤生意。
楊氏說,創業初期,產品利潤很高,市場反應也很好,故他們很快便在商場開店。其後,即使97年金融市況逆轉,但他們仍可在銅鑼灣開設逾2萬方呎的珍寶分店。

97之後風光日子不再
不過,他感到香港零售市道目前面臨的,是「整體香港人窮咗......以前買嘢比較爽手。」換言之,目前的消費能力較以往弱,可以說「97年環境喺唔會再出現」,所以他相信目前的零售市道只能平穩發展。「唔樂觀,亦冇乜驚喜。」
此外,他說,市場競爭日益加劇,尤其是住好啲強調原創作,但新產品一推出,很多人便迅速抄襲,令他們的生意受到明顯影響。一向拒絕披露業務數據的楊志超笑言,近兩年的營業額只能說「扯平」,今年「沙士」期間,生意額更一度下跌六成,加上將又一城店搬至尖沙嘴期間的一個月無法做生意,故今年生意最多只望與去年相若。至於利潤,他只肯說「掹掹緊」。

產品被抄襲影響生意
面對這個零售困局,他如何應變呢?答案只有兩個,便是「不斷有新嘢」;另一個是產品多元化,不單賣家具,好像近半年便賣衣服及手袋,其實是賣一個本土文化概念。
對於前者,身為創作人的他說一點也不覺得壓力,因為他喜歡創作,而且對他來說,被人抄也是一種「馨香」的表現。至於有那些新創作,他說,其實有好多橋,但要計算成本後可行才會做。舉例說,他想做一套中國遊戲系列產品,即是全新模樣的麻雀牌,但因無法計到收支平衡,只可作罷!他另一個想法是與一些城中文化人合作,推出由他們設計的產品系列。楊氏說:「講個假設,你話由徐克設計的梳化又點睇呢?」
至於本土文化生活產品,楊志超說,自己半年前推出以舊報紙為題材的手袋及衣服,銷量在「沙士」期間也有理想表現。他又說,未來可能開設更多較小型的精品店門市,以增加這方面的銷量。

做生意要力求完美
最後他認為,做零售最重要的是整體服務水平,因為無論設計、生產、門面設計、商品擺位及門市售貨員的推銷技巧等各環節,「只要有一環節做得差,賣貨成績一定係跟住差。」

家具產品目前佔總營業額的比例已降至五成。

住好啲最新推出的產品是有懷舊味道的手袋。

產品介紹書也設計得富有地道文化,像一本舊款政府憲報。

楊志超一身打扮具本土文化色彩,連帽子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