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二○○七年特首普選方案,民建聯前主席曾鈺成提出建議,即由提名委員會先篩選特首候選人,再由港人進行一人一票的普選。對此,民主黨主席楊森認為曾鈺成的建議「值得考慮」。
我認為,曾鈺成的建議不值得考慮。
對香港民主派和廣大渴望港人治港的香港市民來說,他們的目標和道義立場就在於「民主」二字,而選舉,是民主政治的直接表現。按曾鈺成的建議,候選人要經過篩選,這樣的選舉根本就是假選舉,假民主。這一點連曾鈺成本人也無法否認,他也說這「不算真正民主」。如果同意這樣的方案,香港的「民主」會成為國際社會的笑柄,而標榜追求民主的民主黨認為這種假民主,等於模糊了基本的道義基礎,設想,假如所謂提名委員會選出董建華、葉劉淑儀、梁愛詩三人作候選人,哪怕是一人一票的普選也只能選三者之一,這種選舉有甚麼意義呢?
有人可能以為只要把好「提名委員會的組成結構」這一關,就可以確保選舉的民主性質,這完全是自欺欺人,設想,如果讓特區政府任命提名委員會,其成員一定是保皇派佔絕對優勢,也會有少數民主派入局,但那只是花瓶而已。要想令提名委員會具備民主性質,惟有全港普選提名委員會委員。問題在於:如果提名委員會委員由全民普選,那何不直接全民普選特首呢?何必多一道程序。如果當局允許全民普選提名委員會委員,無異於允許普選特首,可以想像,北京一定反對。因此,提名委員會的組成結構,一定會被設計成保皇派的天下。這樣的提名委員會,怎麼可能推選出港人真正希望的人選。而這樣公然大搞假民主、假選舉的建議,怎麼值得去考慮呢?難道七十萬人揮汗上街,換來的就是這樣一個騙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