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美國警示 - 李怡

李怡專欄:美國警示 - 李怡

讀友陳世光來函表示不同意筆者十一月二十五日文章《不計後果?》的觀點。我在那篇文章中表示:在目前東亞形勢之下,中國若對台「有所動作」,那麼美國也必然會「有所動作」來回應。陳先生認為美國不會為台灣的獨立而與中國開戰,因為這不符合美國利益。
講到「開戰」這個層次,那麼陳先生的看法並沒有錯。然而,中國會不會為了台灣獨立而冒着有可能與美國「開戰」的危險呢?這與美國會不會與中國開戰,同樣是一個假設性的問題。筆者所說的「有所動作」,則未到「開戰」的層次。一九九六年中國試射導彈可以說是對台軍事威脅的「有所動作」了,當時美國的反應是即派出兩艘航空母艦駛向台灣海峽。中國即由國務院外事辦主任劉華秋赴美斡旋,結果是中國同意在台灣大選投票日取消「動作」,於是美國的航空母艦遂在航向台灣海峽途中停步。
最近,有關台灣通過公投法以及中國威脅動武的問題,鳳凰衞視訪問了美國白宮一位高級官員。這位官員表示,美國加州最近以公投方式換下了州長,因此美國不會不喜歡或不承認公投這個理念,但「美國不歡迎、不希望看到試圖改變台海現狀的公投」。

問到如果台海發生軍事衝突,美國是否出兵?這位官員說,這個問題假設性太高,不過,《台灣關係法》具體規定,如果出現任何強迫威脅台灣的企圖時,美國將嚴重關切,「我們的總統更具體地說過我們要為台灣自衞付出任何必要的努力」,因此,「沒有人應該低估我們保護台海穩定,並且沒有一方片面改變現狀的意願」,「我要說,對,我們決心幫忙」。他表示,這意味着,「對於中國,我們不希望看到對台動武或是強制作為;對於台灣,我們不希望看到向獨立方向發展的舉措。」
上星期,陳水扁宣稱要在明年三月二十日總統大選投票日,舉行「防禦性公投」。「防禦性公投」是台灣剛通過的「公投法」所賦予總統的權力,即台灣在遭到外力威脅危及主權的情況下,總統可以舉行包括變更國號在內的「防禦性公投」。阿扁認為可以在三月二十日舉行「防禦性公投」是因為「外力威脅」已是「現在進行式」。換句話說,中國對台灣表示,若搞台獨,我就會使用武力;台灣的反制則是,若中國威脅使用武力,我就會進行更改國號的公投。

針對台灣的「防禦性公投」,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包潤石上周根據事先準備的書面資料,讀出美國立場:「我們反對任何一方片面改變台灣現狀的意圖。我們也促請雙方克制言行,免得升高緊張或使對話更難進行。因此,我們會反對任何會改變台灣地位,或走向台灣獨立的公民投票」,包潤石隨着又讀出二千年陳水扁就職時包括「不推動改變現狀的統獨公投」在內的承諾,並宣稱美國「很嚴肅看待它」。
美國已從「不支持台獨」進而表示「反對獨立公投」了。因此,美國不會為台灣獨立「開戰」是美國現在的立場。這是給陳水扁的警示。但陳水扁仍有可能繞過更改國號而進行實質台獨的公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