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正嚷着「健美」「瘦身」的大潮流下,中菜同樣要求減去肥膩,但又不可失其精髓─滋味與養生,更要迎合變化急速的社會節奏,所以很多中菜老師傅都走出自己範疇,周圍涉獵,絞盡腦汁,務求能夠讓中菜變得更多元化、更年輕化。
記者:李湘虹 攝影:陳智良
許師傅出身於寧波,1980年到港學廚,主攻上海菜,一做就做了二十多年。入行之時正值香港社會經濟起飛,一直往後的日子更是香港最風光輝煌的……許師傅目睹香港人飲食習慣,以至他對自己廚藝要求的轉變。
「80年代香港仍處於經濟相對較貧乏的時期,大部份人身體偏瘦,因此當時菜餚傾向要能滿足果腹之慾,要肉肥濃味油光多,份量十足。但踏入90年代,香港人生活條件漸漸優越起來,吃得多又吃得好,反而追求清淡精巧的菜式,所以我們做大廚都不能故步自封,要主動創新。」許師傅娓娓道來。
解開傳統束縛,許師傅經常游走世界各地大江南北,尋找各家新菜式和靈感。近年他經常到內地品嘗不同派別的菜餚,發覺內地飲食的變化之大和快比香港有過之而無不及。
「香港食府很重視招牌菜和御用大師傅。但國內則很夠膽嘗試新人新菜式,好像他們有些菜已不再大碟上而改用如西菜般每位出。」難怪在今次他主理的新菜單中加入不少中菜西食。但許師傅指出在變化的其中必須保持原則,不能為變而變,離題萬丈。變得其所,正是成功要訣。
川揚菜屬於上海菜一派,着重味道變化,集鹹酸甜辣香複合味為特色,色澤鮮明,入口惹味。
芙蓉蟹粉蟹蓋$40/個:蟹粉雖好,卻高膽固醇。因此許師傅摒棄全隻蟹粉,而以一半蟹料加上一半蛋白,中和身體的負荷和質感。然而一隻蟹蓋仍用上一隻半的蟹粉,因此不減其特濃的鮮味。
心太軟$50/例牌(12人份量):通常糯米只做外皮,然而這個近年新興的上海甜品,則以去核紅棗包着糯米粉糰,浸在熱糖水中再上枱。賣相確有點似脹滿的酒紅色的心,吃起來紅棗肉軟腍,糯米煙韌,因此心「軟」得來卻需要一口一口慢慢𡁻,耐人尋味。
三絲鱔糊羹$48/盅:炒鱔糊大家上上海館子就常叫,原來寧波人喜作鱔糊羹。許師傅在這道家鄉名菜中滲進廣東元素,加入花膠絲、木耳絲和「廣東三寶」之一陳皮絲,食落有點像蛇羹,但鱔既能保持滋補性質,同時更符合健康養生,即使平素不吃蛇的人也可一試。
清燉獅子頭$25/盅:紅燒獅子頭是傳統揚州名菜,但這味清燉的去卻了紅燒的味濃色重,增添了上湯的清甜。獅子頭是用人手剁碎的豬肉,肉的肥瘦比例由一般的4:6降低為2:8,減少肥膩,但如此一來水的份量要調節得宜,才可令肉質保持鬆化,入口即溶。
杞子清炒蝦仁$148:傳統只有清炒蝦仁,但加入杞子後令全個菜式注入明目益神、養顏活膚等效用,最適合白領一族。而蝦仁則選用鮮活河蝦,但別看它細細粒,光放一粒在口中已十分爽口鮮美,細嚼能吃出甘甜。
葱燒花膠$300/例牌(6片):這味菜選用肉質厚的「花膠公」,紅燒起來上碟富有形相,因為太滑夾起來相當困難,食落肉地腍滑,十足「膠」質,是一道健康美味的菜餚。
煙熏桂花魚$200/條:煙熏常用黃花魚,桂花魚多只清蒸或紅燒,但許師傅說近年野生黃魚少,質素愈來愈差,故改用桂花魚,貪其質素高和營養豐富。利用鐵觀音及樟木作煙熏,減去油膩,同時突出桂花魚的鮮美和滑嫩口感。
原隻靈芝菇$35/隻:歐洲菜常有原隻菌類菜餚,但你又試過手執刀叉吃原整的雲南靈芝菇?許師傅說這是他從英國烹調方法得來的靈感,以老雞和火腿腳原隻熬四小時,辟去「澀」味卻保留「鮮」味。
地址:灣仔港灣道26號華潤大廈5樓
電話:28271488
營業時間:11:00am-11:30pm
推出日期:即日起(時令食物如大閘蟹則可能因應時令有所更改)
座位:60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