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為港交所新產品國企指數期貨推出的第一天,交投尚算不俗,全日共成交1419張,12月份國指期貨收報4100點,低水12點。
很多投資者較早時均擔心國指期貨推出後,將會令到國企股出現很大回吐壓力,投資者大多認為,較早時國企股的升浪,尤其買盤主要集中在重磅股份之上,例如中石油(857)、中電信(728)及中國鋁業(2600)等,是大戶為了推高國企指數以待期貨推出時開始沽空所致。其實,國指期貨的推出,不會對國企股本身造成基本因素的改變,故對國企股股價不會造成利淡或利好的影響。雖然傳統上期貨或衍生工具的推出,有機會令對沖或套戥活動增加,從而令所屬正股的波動性增加,尤其國企股本身的歷史波幅已達30%,較傳統藍籌股的20%為高。
不過,國指期貨的推出令市場增加多一項對沖工具。過往,投資者無論是散戶或機構性投資者,均缺乏有效對沖手持國企股風險的工具,故當股份下滑時,如不希望承受帳面上損失,則非沽出手上現貨不可。因此,便會很易形成恐慌性拋售,加速大市的下降動力。這種情況亦解釋了為何國企股的歷史性波幅,一般較藍籌股為高的原因之一。
事實上,國指期貨的推出,令投資者有了對沖國企股風險的有效工具,對國企的穩定性反而利。
另外,國指期貨的推出,亦令國企指數認股證的發行商多了一項有效益的對沖工具,故近日多了數隻國指期貨的認購證上市。由於發行商的對沖成本可以降低,故未來的訂價、買賣差價及引伸波幅亦會訂在較合理的水平。認購證的選擇增加,即代表發行商的競爭增加,故其發行條款相信亦會較優惠。
因此,國指期貨的推出,相信不會對國企股造成股價上的壓力。
鄧聲興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