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一般人點解會瞓厲頸?
A:「瞓厲頸」是廣東話的俚語,正式的中文名稱是「落枕」,主要有兩大起因:
1.頸部左右肌肉不平衡──若休息時缺乏轉換位置,令較弱的肌肉俾強的肌肉拉往一邊,致頸椎上下關節位置走位。
2.過大動作──打噴嚏或轉動頸部時太用力或太快,可能拉傷一邊頸部的肌肉,令頸部一方的肌肉出現痙攣而產生一種拉力,令頸椎關節走位。此外,落枕是可伸延至中背位的位置,故有些人覺得瞓厲頸時,連背脊一方的肌肉也感到疼痛。
Q:嚴重瞓厲頸有咩影響?
A:若頸椎關節錯位的情況嚴重,即錯位的關節扣得太緊時,便有可能壓住神經線,引致頭痛及手麻痹。
Q:點樣紓緩瞓厲頸帶來嘅不適?
A:在感到痛楚的地方進行熱敷,如放上熱毛巾或沖花灑一會,紓緩肌肉痙孿的情況;另外也可在痛楚的地方自我按摩,有助平衡兩邊的肌肉。一般人出現落枕時,只要有足夠休息,兩三天可自我痊愈,但若熱敷及自我按摩後均不奏效,便有需要找物理治療師或骨傷科的中醫,利用手法將錯位的關節歸正,一般來說,做兩至三次物理治療便足夠。
資料提供:國際護脊學院物理治療師陳毅文
如有任何健康問題查詢,可傳真至:27420542或郵寄予本報,地址:香港將軍澳工業邨西駿盈街8號《蘋果日報》副刊「保健Q&A」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