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新水泥(699)、長城汽車(2333)、中國人壽(2628)、福建紫金(2899)、中國綠色食品……多家企業排隊上市,一眼看去,全是內地企業,看來,將來所謂的香港股市所代表的企業,絕大多數都是在內地經營的,香港股市也會漸漸地與香港經濟脫鈎,自己發展自己的方向。
長城汽車、中國人壽的上市,當然熱鬧,抽中者也該有不錯的回報。不過,我發覺絕大部份的新股上市,都能為申請者帶來利潤,長城汽車與中國人壽只是因為規模大,包銷商的宣傳力度大,才如此轟動。
一些小型企業上市的獲利往往不比大企業差,唯一的分別是:大企業上市,抽中者不一定需要在上市後馬上賣掉,可以長期持有投資;小型企業則最好在上市後的一輪炒賣中快快賣掉,以免夜長夢多。
我曾經做過一個小統計,發現影響中小企業上市,能賺到最多錢的因素是包銷商,不同的包銷商讓股民賺到錢的能力不同,其中以渣打銀行為最佳選擇。換言之,如果你對新股上市所列出來的一大堆會計、營業數字一知半解的話,不知道該申請哪一家企業的新股,你可以看看這家企業上市是由誰包銷。
為甚麼包銷商與上市獲利的程度有關?原因是包銷商的利潤來自分紅,因此包銷商如果能夠以更高的價格推出新股上市,包銷商的利潤會更高。但定價定得高,賣不掉,申請不足額的機會就更大,遇上申請不足額的話,包銷商就得真金白銀地將賣不掉的新股買下來,虧損會很嚴重。
有的包銷商很進取,新股上市,寧可面對風險,定價定得高一些以賺取更多的佣金;有些包銷商保守一點,盡量壓低新股上市價以減輕自己的風險,讓申請新股的人多賺點錢。
曾淵滄 香港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