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滙豐亞太區資本市場在過去5年增長強勁,但面對未來一年利率難望持續低企,在息口可能橫走或輕微上揚的市況下,滙豐銀行司庫兼環球資本市場亞太區聯席主管馮婉眉(圖)同意,經營環境將更具挑戰,但財資市場會繼續透過拓展結構性及高增值產品,擴闊非利息收益空間。她認為亞太區業務增長並非已到頂,相反仍是環球資本市場的增長重點,集團內部亦會訂定非常進取及跑贏頂尖級對手的5年增長目標。
包括企業銀行、投資銀行及資本市場的滙控(005)旗下CIBM部門,是集團盈利貢獻支柱,截至6月底攤佔稅前利潤達32.5%;滙豐銀行上半年度CIBM稅前利潤為66.03億港元,與去年同期相若,但當中財資業務的收益,在交易盈利及衍生工具利潤增長帶動下,升17%至18.47億元。
在困難的經營環境下,她說不能再維持千篇一律的傳統財資產品,分散市場、收益來源,開發多元化如財富管理產品及結構性工具,是非常重要的策略,滙豐近年一直朝此方向發展,明年度亦會繼續透過拓展更多非利息收益來源,彌補利息收益可能收窄的影響。
對於內地本土國債,她說外資銀行如滙豐等非常渴望能參與,目前外資行僅可參與2級市場的銷售,而1級市場包銷活動則無緣分一杯羹,但她相信監管當局會在不影響市場穩定的前提下,逐步開放讓外資行參與,以加強市場深度及流通性。目前,滙豐透過QFII在內地的投資約1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