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年,蘇聯國旗下,俄羅斯國旗上,但走到今天,西方國家期盼過的新民主俄羅斯仍沒有真的誕生,相反只是披着民主的糖衣──俄羅斯會四年一次舉行總統選舉,會四年一次舉行國會選舉,但俄羅斯選民某程度上是沒有得選擇。
不得選擇,原因有兩個:第一個是俄羅斯反對派太弱勢,弱勢的政黨救不了積弱的國家,選民很難給它們投下神聖一票。第二個是克里姆林宮和普京太強勢,正因為當局控制了選舉機器,如用國家傳媒給反對黨壞話說盡、給執政聯盟好話多說,以及打擊反對派的財源與勢力,令反對派無處突圍,這樣俄羅斯的反對黨就算逾百個,投票結果依然西瓜靠大邊,選民沒甚麼選擇。
沒有選擇,投票結果篤定,俄羅斯這次國會選舉當然沒火藥味(除了車臣游擊隊在選舉前夕炸毀一列火車,要給這次選舉「贈興」),也沒有變天的瞄頭。然而,好戲在後頭。普京一直為這次選舉造勢,為親己政黨拉票,原因是他要利用這次選舉更鞏固自己的權勢。
要是親普京黨贏得大多數,他的動作就會連環出擊:他將大動作清洗克宮異己,那就是前總統葉利欽留下來的殘餘親信、總理MikhailKasyanov;葉利欽當初雖然交棒給普京,但近年亦一再說自己勉為其難才選上他,當了權還給人套牢,不是普京的想法。
普京當然還會為自己明年三月的連任造勢。控制了國會,他拉票的法案,如他承諾給軍人、教師加工資,就更易獲通;他亦可以通過有關石油的法案,控制「寡頭富豪」;還有是修改可讓他三任總統的憲法。普京強勢,對俄羅斯民主何去何從,就得看他一個人的意願,選民就要靠邊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