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清潔是吸引消費者的重要賣點,但不少人只看表面以為「白淨」等同潔淨。筆者要指出表面「白淨」的食物不一定有更高的營養價值,也不一定清潔安全。
以白米為例,外表可能比紅米好看。由白米煮的飯吃下去亦有較滑的口感。但是把紅米變白米的過程卻是要把紅米最有營養的部份除去。因此白米含的維生素,以及纖維質遠比紅米低。
部份食物,如乾果、果仁、乾菌(如冬菇、雪茸)、魚翅和海味等,可能事先經過漂白過程,使「賣相」更「白淨」才出售。用雙氧水漂白食物是取雙氧水在發揮作用之後,能迅速分解為對人體無害的氧氣和水,在被漂白的食物裏可能不留任何痕迹。
用來漂白食物的雙氧水純度要求非常嚴格,規定不能含有對人體有害的穩定劑、添加劑和其他雜質,因為這些附加物可能會殘留在食物之中,危害食用者的健康。
廣東衞生當局最近取締了用工業雙氧水把魚翅和開心果漂白的食物加工廠。原因是工業用的雙氧水可能含有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不符合可用來處理食物的雙氧水的純度和安全要求。
此外,用硫磺煙熏食物的個案亦時有發現。硫磺煙有防腐作用,也有漂白作用。但硫磺對皮膚有刺激性,可引起皮膚發炎。燃點硫磺會釋出二氧化硫,溶水後就是亞硫酸,食物經硫磺煙熏處理後可能帶有酸味。為甚麼白白的雪茸吃下去是酸的,可能就是這個原因。
勞永樂
香港電台第一台
「健康男女」節目主持人
醫學界立法會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