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扁的「台獨邊緣論」策略

阿扁的「台獨邊緣論」策略

時事評論員 吳志森

陳水扁真是選舉高手,在新潮流系的大老、總統府秘書長邱義仁幕後操盤下,一切都在綠營的計算之中。三招兩式,民進黨成功將公投炒作成最重要的選舉議題,藍營固然窮於招架,對岸的反應也全在綠營掌握之中,無可奈何地為阿扁的總統選舉搖旗吶喊。
北京始料不及的是,一向反對台獨的藍營,在重奪政權的最高考量下,被迫玩這場公投遊戲,即使是外省人主導的政黨,要延續政治生命,本土化已是不歸路。藍綠界線將愈趨模糊,兩岸只會愈走愈遠。
民進黨立委蔡同榮變更國旗國號的公投草案被否決,通過的是國親版「公投入憲」條文,不能看成是民進黨的挫敗,也不是成功阻截台獨公投的成果。立法院表決各公投版本時,民進黨眾多立委棄權,使藍營版本順利過關,又是綠營一次幕後操盤的結果。

轉移政治危機工具
阿扁要的公投法案,不是蔡同榮那種馬上將變更國旗國號,立即宣布台灣獨立的法案,因為他們知道這只能是一場災難。阿扁運用的是「台獨邊緣論」,來試探對岸的底線,就像美麗島時代的「暴力邊緣論」,來試探國民黨底線一樣。
阿扁的策略,是將台灣推到台獨邊緣,令台獨變成一種長期威脅,將公投變成可攻可守的威脅手段,目的是要不斷刺激大陸,使他們作出激烈的動作,愈激愈好,反過來刺激台灣人的情緒,拉抬阿扁的聲勢,達到鞏固政權的目的。「台獨邊緣論」在選舉時固然好使好用,平時也可用作轉移政治危機的極佳工具。
綠營提出的公投法案,最後只通過了「防禦性公投」這部份,即總統得於國家主權受外力威脅時,就國家安全事項進行「防禦性公投」,其實阿扁最想要的,是最具彈性的部份,可以天馬行空任其解釋,也沒有立刻和可見的危險。阿扁說,大陸在沿海部署四百八十六枚飛彈對準台灣,台灣時時刻刻遭到威脅,因此要在明年3.20總統大選時,以總統身份發動防禦性公投,更要在二○○六年公投制訂台灣新憲法。

北京成最佳助選團
「防禦性公投」是阿扁設定的選舉議題,到明年三月選舉前,也會不斷被炒作、升溫。大陸若被阿扁的台獨姿態激得發了瘋,做出類似軍事演習等激烈動作,阿扁更會振振有詞的說「防禦性公投」有其現實的迫切性,各地將會出現大規模的保衞台灣示威遊行,阿扁的選票將會滾滾而來,高票當選。而公民投票,亦會在扁政府遇到政治危機時,不時拿出來用用的議題。
最無奈的都是贏了公投法案的國親兩黨,評論指他們贏了面子,輸了裏子。面對愈見升溫的兩岸局勢,國親總統參選人連戰急得直跳腳,大罵中共不要墮入綠營的圈套,不要成為阿扁的助選團。
諷刺的是,美帝國主義竟然成為反對台獨的穩定力量。美國派特使到台灣向阿扁摸底,亦公開表明反對台獨的立場。在可見將來,台獨不會成為即時危機,但會繼續成為選舉議題,北京成為阿扁的最佳助選團,又一次歷史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