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風景:尋訪集中營的女人 - 董橋

小風景:尋訪集中營的女人 - 董橋

 聽說小叮的父親母親都死在文革浩劫的那幾年裏。誰都不敢提這件事了。十年前從無錫初來香港她暫住在我朋友家裏,說是看過我在大陸出版的一些書想來看看我。我們見面談得很高興。我發現她讀了不少英美老小說,也懂法文,父親留法讀法國文學,家學泡出來的。不久她去了法國投靠叔叔。一兩年間又聽說她嫁給一個越南老外交官搬到馬賽附近的村莊去住。
年初,小叮讀完我的《辯證法的黃昏》來信說她在用功讀遍納粹德國的集中營歷史,滿腦子Auschnitz、Birkenau,還見過波蘭老太太MarcellineLoridan-Ivens,奧斯威辛集中營的生還者,文革時期跟丈夫到過中國拍紀錄片。我隱約記起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在英國報刊上看過好幾篇介紹這對夫婦的文字,老太太娘家姓了個典型的猶太姓Rosenberg。我回信告訴小叮說我旅英那幾年也沉迷過奧斯威辛集中營的故事,有個猶太朋友給我找來好多零碎而孤絕的資料,越看越沮喪:「但願這齣人類痛史不會過份影響你的心情」,我說。

 前幾天《國際先驅論壇報》忽然登了一篇寫MarcellineLoridan-Ivens的特稿,她本姓果然是Rosenberg:"andatschooltheyknewIwasJewishbecausemynamewasRosenberg"。十五歲那年蓋世太保闖進他們家抓人。他們剛吃過晚飯,軍人數了數廚房洗滌槽裏的盤子發現盤多人少,衝出大門追回蹓到公園去的人。她和她父親給送進奧斯威辛─比克瑙集中營關了兩年。「記得過去還是忘掉過去我們一樣難受,」她說。「我困在痛苦的矛盾裏:我必須記住也必須忘卻。我必須把那些往事擺在我找不到的地方,不然我活不下去。」今年七十五歲了,她回到比克瑙去拍這部憶往電影,片名叫《TheLittleMeadowofBirchTrees》,意譯出Birkenau那個地名:小小草原上的白樺樹。我十多年前在芬蘭許多山鄉見過許多白樺樹,寒風中亭亭然蕩着孤寂,沒有花果,沒有枯葉,展示的正是老太太說的「無淚的現實」,「靠地下埋的屍骨滋潤茁長」。

 納粹德國一九四○年夏天在波蘭奧斯威辛闢建的第一個集中營叫奧斯威辛一號。一九四一年深秋在比克瑙增設奧斯威辛二號,是個滅絕營,有毒氣殺人的浴室,有儲放屍體的屍窖,有焚屍爐,歐洲千萬猶太人死在那營裏。奧斯威辛三號是一九四二年五月才竣工的苦役集中營,給附近化學工廠提供囚犯勞力,蓋世太保把男女青年送進去勞動,把老人兒童送進浴室裏毒死。
我猜想老太太那部電影拍的是奧斯威辛三號的故事,飾演尋訪集中營的女主角竟是法國紅星AnoukAim?,已經七十一歲了,照片上只見四十歲的風華。六十年代我迷戀她的冷艷,從《TheJourney》到《81/2》到《SodomandGomorrah》都醉人;《AManandAWoman》和《Justine》美得更凄迷。老太太說她總不顯老,長年保着那天生的俏麗。這樣的女人演這樣的悲劇,注定要人牽掛。我把特稿剪下來寄給小叮:她幽怨的清氣有點像AnoukAim?,可以演一部文革傷痕戲。
(圖)謝稚柳《蘭石圖》斗方


逢周一、三、五刊出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