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離譜施政選舉」候選項目

「十大離譜施政選舉」候選項目

1.中科合併
教統局局長李國章建議將中大及科大合併,兩大學生會及高等院校教職員聯會極力反對。

2.非典型肺炎
今年3月,威院發現非典型肺炎,醫管局卻沒有即時封院,而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亦否認爆發社區感染。結果千多名市民受到感染,299人因此死亡。

3.《基本法》第23條立法
政府擬強行於7月9日通過23條草案。即使於7.1有超過50萬市民上街反對立法,仍只願作出輕微修訂,最後才迫於無奈於9月宣布撤回。

4.王見秋事件
今年10月,平機會主席王見秋解僱候任行政總監余仲賢,並承認家人曾收受富商機票及豪宅,王於11月辭職,但有關當局一直沒有就事件展開獨立調查及向公眾詳細交代。

5.維港巨星匯
滾石樂隊「話不來又來」、本地歌手「辭演」、派發免費門票。9月開始的16場演唱會平均入座率只得45%,但總支出卻高達1億5,000多萬元,港府補貼1億元。

6.新界的士減價
司機提出「先調查,後減價」的要求遭否決。500多輛的士隨即慢駛抗議,港府答應將檢討期由6個月減至1個月。一個月後取消減價,恢復舊價。

7.外傭減薪
僱主聘用外傭須繳付400元培訓費,以補貼本地家庭傭工的培訓開支。變相將外傭最低工資由3,670元下調至3,270元。

8.削減綜援
今年10月1日起,分兩期向長者削減綜援金11%,並分階段對長者、殘疾及健康欠佳人士削減綜援6%。

9.皇馬買票混亂
皇馬於今年8月來港作賽。足總由門票發售、球隊集訓,以至入場安排均甚混亂,後更因帳目不清及門票分配不均,須廉署介入。

10.公屋清潔扣分制
全城清潔策劃小組8月1日起實施「公屋清潔扣分制」,租戶其中一名成員在兩年內被扣滿16分,全家便會喪失公屋戶籍。

11.區議會委任制
超過106萬選民透過選票,於區選中表達對直選的支持。但區議會仍存在由行政長官委任102個議席的機制,扭曲選民意願。

12.拖延公屋減租
高院裁定房委會違反房屋條例,超收全港200多萬公屋居民租金;至今房委會仍以諸多藉口逃避減租的法律責任。

13.梁錦松偷步買車
前任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偷步買車,廉政公署已於7月完成報告,惟律政司仍未就案件作出跟進。

14.入境處禁制令事件
律政司於去信要求雷玉蓮等3名示威者,接受不再到入境事務大樓示威及罰款1萬元的條件,以換取不被起訴。最後雙方雖和解,但事件為示威及集會自由響起警鐘。

15.沒有展開政制檢討
50萬人7.1上街,提出還政於民訴求;11月23日區選超過106萬人投票,但政制事務局仍未回應民意,於本年內展開政制檢討。

16.未有實行小班教學
教統局未能趁出生率下降的黃金時機,實施小班教學。

17.停止資助副學位課程
教統局未來兩年會削10%大學撥款,涉及的13億元由8間院校攤分。理大及城大的副學位課程,將由現時的分別約4,700個學額,減至各校近700個學額。

18.維港填海事件
高院裁定保護海港協會勝訴,推翻城規會對灣仔填海之決定。其後,保護海港協會繼續提出司法覆核,但規劃環境地政局在覆核未有結論前,堅持進行維港填海工程。

19.削教育、社福及醫療開支
財政司司長定下滅赤目標,公共開支5年內減11%,當中包括削減教育、社會福利及醫療開支。

20.醫療收費
公共醫院專科門診4月1日實施藥物收費,每種藥物收10元。
資料來源:民間人權陣線

皇馬買票混亂

區議會委任制

維港填海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