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鱷魚釗」首度捉鱷失敗

「鱷魚釗」首度捉鱷失敗

【本報訊】以「鱷魚釗」為首的番禺捕鱷專家十人小組,昨首度出動在南生圍捕捉鱷魚。在接近黃昏時分,鱷魚一度在河面出現。當「鱷魚釗」等專家趕至,準備用魚網陣捕捉時,鱷魚又瞬即潛水失去蹤影,第一日行動失敗。
昨日的行動在晚上六時許結束後,一眾專家稍事休息及食過晚飯,在晚上九時再出動在河道視察環境,並於今晨零時後派員輪班通宵駐守,準備今日第二日的行動。在昨日下午約五時,鱷魚在甩洲對開的山貝河水面出現,游向元朗工業邨方向。「鱷魚釗」接報後,率專家小組乘三艘小艇,帶同一個大魚網火速趕赴現場。但鱷魚只在水面逗留約兩、三分鐘,「鱷魚釗」等一行穿着潛水衣的專家趕到時,已失去鱷魚蹤影。他搜索了約一個小時,並親自潛落水中,以及上岸觀察河道,並無發現。

笑言鱷魚聞到氣味
「鱷魚釗」事後表示,該處河道水深四米,即使落網亦容易讓鱷魚逃脫。他又強調,捕捉鱷魚要有耐性,不能着急。若然鱷魚在河邊沼澤現身,他們會較容易部署,使用漁網將牠包圍後,則徒手將其捕捉。他笑言,連日來鱷魚多次在甩洲的河邊出現,他來到後鱷魚聞到他的氣味,走到其他地方去了。
在昨午三時潮水退到最低時,「鱷魚釗」與助手乘小艇,去到鱷魚慣常出沒的甩洲,他在岸上草叢作仔細搜索,十多分鐘後並無發現,他再乘小艇在河道上巡邏。而在昨晨九時許,鱷魚兩度游出水面,但只逗留短暫時間。

捕鱷策略因時而變
捕鱷專家十人小組,前晚在甩洲臨時搭建的捕鱷指揮中心度宿一宵後,昨晨七時許「鱷魚釗」與一名助手乘小艇,在甩洲及與紅樹林一帶河道巡視,搜索該條「反斗鱷」蹤迹。
「鱷魚釗」在早上八時正式行動時表示,介乎甩洲及對開紅樹林之間的河道,水深四米且河底凹凸不平,加上水流湍急,並不適合落網,反而紅樹林左邊另一條水道,水位較淺捕捉鱷魚較理想。他又稱,他們會集中在紅樹林、甩洲與山貝河交界位置巡視,一旦發現鱷魚蹤影,會盡可能將鱷魚驅至紅樹林左邊水位較淺水道或甩洲岸泥灘,然後落網將鱷魚包圍,再利用繩索將鱷魚套住,徒手將其生擒。但「鱷魚釗」承認,由於天氣轉涼,再加上現場河面面積寬闊,發現、驅趕及接近鱷魚有一定難度,捕鱷策略會因應當時環境隨機應變。

昨日有不少市民前往山貝河畔,觀看「鱷魚釗」捉鱷魚。

鱷魚一度在河道出現,但瞬即潛入水中,失去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