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可能是國企指數期貨與新股之爭,上周國企指數一度升至4165點多年高位,部份朋友原先猜想,大戶可能藉國指期貨推出,進一步推高國企股,繼而大炒一輪,可是近日剛巧有多隻熱門新股準備或已公開招股,吸引了大量資金轉移認購這些新股,故不單止國企股的交投有下降迹象,整體市場的交投量亦因而縮減。
類似情況較早時亦曾出現,當時人保財險(2328)上市前的5個交易日,多隻重磅國企股如中石油(857)、中石化(386)及中電信(728)等的交投量在該段期間明顯減少。至於近期,不止是一隻熱門的新股,而是多隻熱門股準備招股,對整體市場交投量的影響亦較大,故短期市場會否熱熾地炒賣國企指數期貨就難講了。
在眾多技術分析工具中,大都是以股價為主要運算資料,較少工具是專門用以研究成交量,OnBalanceVolume(簡稱OBV)是一種較常用來研究成交的工具。OBV是由JoeGranville發明,於1963年首次在其著作《NewKeytoStockMarketProfits》中介紹,據聞Granville欲用OBV來研究市場的資金是吸納還是沽售該股。
今日筆者欲以OBV來跟大家一看多隻國企股的情況。在國企指數的首10大成份股,依次序為中石油、中石化、中電信、華能(902)、中鋁(2600)、北京大唐(991)、浙江滬杭甬(576)、中外運(598)、中海發展(1138)及兗州煤業(1171)。這10隻國企股中,中石油、中石化、中電信、中鋁、中外運及兗州煤,它們的OBV正在反覆上升,正如附圖的中石油,它的OBV近日正在上升中,並已升破了早前在9、10月間的高位,反映資金正吸納此股。其餘5隻國企股亦呈現類似情況,反映資金仍未流出這些股份。但華能、北京大唐、滬杭甬及中海發展等,它們的OBV卻正在下降,若以OBV解釋,則反映資金可能正從這些股份中流走。
若進一步觀察其他國企股的OBV,不難察覺石油、石化及金屬等股份的OBV,普遍持續在高位徘徊,反映市場資金仍未有流出這些股份。從整體國企股OBV的情況來看,資金仍以國企股的盈利前景為吸納股份的主要方向,除首3隻重磅國企股外,暫時尚未見國企股因在指數的比重高,令它們的OBV亦相對較高的現象,反映國指期貨推出的因素仍未浮現。
順帶一提,港股的交投量自上周四開始逐步下降,當中以和黃(013)較為奇怪,上周四及周五,和黃成交量位列榜首,在淡靜市況下,出現這現象殊不簡單,究竟個別機構投資者是沽貨心切or買貨心切,Butwhy?
譚紹興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