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攻略:國企股短期有壓力

基本攻略:國企股短期有壓力

美國最新公布的11月就業數據令人失望,對股市造成一定的壓力。由於多項數據仍然較反覆,周二美國議息,相信聯儲局會維持息率不變,貨幣政策亦會繼續保持寬鬆,直到下半年。除議息外,周五公布的11月零售數據在感恩節強勁的銷售下,應錄得不俗升幅,同時公布的生產物價指數亦將由10月份的0.5%.降至0.1%,顯示通脹仍不明顯,聯儲局毋須急於調整息口。
港股在期指結算完成後,曾出現短時期的挾淡倉情形,指數突破11月4日創下的高位,升至12539點,但由於市場焦點放在國企股及新股認購方面,資金再次被抽離現貨市場,指數由高位回軟,整周微跌3點,相信本周大市會維持窄幅上落。
國企股份雖然仍繼續攀升,但已開始失去動力,預期在國企指數期貨明日正式推出下,將出現一定拋售壓力,原因是國企指數兩周內由最低的3500點一度急升至4165點高位,升幅近兩成,在沒有重大利好因素出現下,可以有此升幅,原因是市場莊家有需要收集貨源,以備國指期貨推出時作對沖。
國指期貨推出亦正好給投資者有一種造淡的機會,相信國企股份未來將出現更大波動。

港交所長線續看好
凡推出一項新產品,會否成功,主要看產品能否吸引投資者的興趣。近年港交所(388)推出多項產品,除小型期指因貼近市場而成為成功的產品外,其他如有關韓國及台灣指數,以及納指「七雄」等,皆吸引不到投資者興趣。
此次國指期貨推出,正藉國企股份急升至6年來新高,期貨推出可讓部份認為升幅過大的投資者利用沽期指,部署造淡,同時亦可令部份仍然看好國企前景的投資者用較低的成本繼續造好。在國企仍為市場焦點下,此產品定能吸引投資者興趣。
港交所今年首3季業績如撇除一次過支出,純利較去年上升8%,靠的是衍生產品交投暢旺所致,國指期貨如真能成功,定能帶來更高收入回報,加上現貨交投亦不俗,上市集資不斷,皆會使盈利有不俗增長,股價長線可繼續看好,如能突破17元阻力,將展新升浪,大家可留意。
連敬涵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