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C(國際金融中心)二期商場,新店陸續開幕,其中有一間好大嘅city掇uper,開幕以來,生意非常好。行內人士話,國金二期位置鄰近愉景灣碼頭,唔少愉景灣住客放工,買完貨至上船,故此人流暢旺,開幕初期,重影響到愉景灣百佳嘅生意㖭。但畢竟價錢有別,個零星期之後,愉景灣百佳生意恢復正常,但意想唔到嘅係,其他地區嘅city掇uper分店就少咗愉景灣住客嘅生意,因為熟客(尤其是日本人)都會鍾意方便,就近喺國金二期入貨喎。
行內人啲消息,雖然係路邊社,但因為佢經驗豐富,亦有參考價值。據佢講,某間超市已找尋買家,如果成事,會係明年嘅大deal,會改變競爭面貌。點解母公司要出售超市呢,有外人知道真正理由,冠冕堂皇嘅說法,多數就係「策略轉移」咁上下啦。
做超市,生意銀碼大,屬薄利多銷格,以全世界最大嘅Wal罘art為例,咳成本唔使擇日子,喺美國不時惹上官司或投訴,稅後純利率都係在2.9%-3.6%之間浮動,賺大錢全靠擴大銷量額,但偶一經營不慎或者控制成本唔夠辣,就會白造。有乜人有資格買超級市場呢?一隻手可以數晒,表面睇嚟,中國公司買咗就可能有利,因為可以利用舊招牌與管理方法,返中國大肆擴充分店,話唔定有機會成為中國沃爾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