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日記:船灣淡水湖風景好

地理日記:船灣淡水湖風景好

日期:2003年初秋
地點:船灣淡水湖
位於船灣郊野公園內、毗鄰赤門海峽的船灣淡水湖,建於六○年代,當時的水壩工程是全世界最大規模的。現時該淡水湖仍是香港最大面積的水塘,在供水服務擔任重要的角色。淡水湖的主壩是東北區一個重要的地標,亦是極受歡迎的郊遊地點。從主壩遠眺八仙嶺、橫嶺等群山,湖光山色就在眼前,難怪假日遊人絡繹不絕。

主壩全長兩公里
船灣淡水湖的位置原為船灣海,東面為連綿山脈,組成天然屏障;西南面則為唯一的「入水口」,擁有修建淡水湖的優越地理條件。淡水湖工程之初,先要建造一條連接大尾篤與白沙頭的主壩,全長約兩公里,把船灣海的「入水口」封住,另外亦需於海的東南面建造兩條輔助短壩及排洪道。工程完成後,湖內的海水全部抽出,溪水沿集水區慢慢流入湖內,成為船灣淡水湖。
船灣海沿岸原有六條村落,近一千名村民因建造淡水湖的關係,被安排搬遷到大埔墟的六鄉里;部份希望維持原有鄉村社群的村民,則選擇於鹽田仔重新安居立戶。
交通:從大埔墟火車站乘75K巴士或20C小巴往大尾篤,再步行約10分鐘可抵船灣淡水湖主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