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今年初香港爆發沙士,一對居港的瑞典母子,四月離港返祖家旅遊時,十個月大的兒子因持續發高燒求診,卻慘成人球,沒有一所醫院以當時世界衞生組織訂定的懷疑沙士個案處理。香港大學將有關個案寫成報告,刊登在學術期刊《ActaPaediatrica》,期望國際間以正面的手法處理沙士。
報告批評瑞典衞生當局沒有按世衞規定,呈報該宗懷疑個案,而當地傳媒又不正確地報道香港的醫療衞生環境,指香港醫院污糟,洗手間無梘液廁紙。
報告指出,男嬰及其家人今年四月離港,抵達瑞典第七日開始發高燒,持續到第十五日仍未退燒,其間男嬰的母親帶他到多間醫院求診,全部都只當作流感處理,着母親給予咳水,其中一間醫院要求母子在攝氏三度的低溫下在門外等候,二十分鐘後才說拒絕接收,轉介到二十公里以外的另一間醫院。
港大醫學院指該個案完全符合世衞列為懷疑沙士個案的症狀,包括體溫持續在攝氏三十八度以上;離港十日內病發;並由被列為受沙士影響地區的香港飛抵瑞典。男嬰及後證實並非感染沙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