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有天壇大佛坐鎮東南部的大嶼山,如果在西北部的大埔多添一位摩天觀音又如何?城市規劃委員會昨日初步批准佛教團體在大埔洞梓興建大型佛寺申請。佛社構思在該處興建一座相等於三十幾層樓高的七十六米超級觀音像,比天壇大佛高一倍。 記者:林志光、蔡元貴
申請興辦大型佛寺及觀音像的是香海正覺蓮社,由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法師擔任社長。該佛社向城規會提出申請改變大埔洞梓一幅荒廢土地的用途,以便在該處興建佛寺及觀音像。申請人聲稱,建寺目的非為發展旅遊,純屬弘揚佛法之舉。
擬建的佛寺名為慈山寺,內設一座佔地約九百平方米的大雄寶殿、三百三十平方米的觀音殿及六百五十平方米的法師宿舍。佛寺佔地四點六七公頃,有齋堂、停車場及佛教資源中心,最囑目的自然是一座三十幾層樓高的觀音大使青銅像。
城規會昨日審議後先行通過改變土地用途的申請,即是准許把規劃大綱圖上現址的綠色地帶及文娛康樂用地,改劃為政府?機構及社區用地。
城規會並核准該用地上建築物最高可達海拔一百三十二米,大雄寶殿最高十八米,佛舍樓面面積最多四千九百平方米。
不過,城規會拒絕一併通過佛寺及觀音像的發展,委員要求香海正覺蓮社呈交一份詳盡的發展藍圖,讓城規會再作審批。申請人表示,慈山寺發展目的非為旅遊,純屬弘揚佛法及佛學研究。然而,委員仍顧慮佛寺會破壞該區的自然景觀,亦關注發展項目帶來的交通問題。
香海正覺蓮社表示,他們會擴闊附近路面。雖然工程期間需要斬樹四百五十二棵,但佛寺建成後會重植一千一百棵樹,作為補償。擬發展用地現為一幅荒廢了的採石挖泥土地,鄰近生態重地沙螺洞山下。
大埔環保協進會主席邱榮光擔憂大型佛舍落成後,會為大尾督假日帶來嚴重交通擠塞。他說,三十幾層高的觀音像會破壞景觀,而船灣一帶是香港觀星人士的「最後陣地」,佛寺必須控制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