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絮語
全國人大代表王敏剛指區選投票率百分之四十四,有過半數選民未表態,因此政府應代表這群「沉默的大多數」委任過半區議會議席,而落敗的候選人也可被委任。
此言論之弱智程度實不值一駁。難道這就是全國人大代表的水準嗎?人大代表應引以為恥。
…………………………………
王敏剛的言論,肯定會刺激更多香港人要爭取民主,立法會看來投票率會因此大增,保皇、親中人士在選舉中也將更進一步受挫。
回歸後香港幸而有葉劉淑儀、梁富華、曾鈺成、鄔維庸、王敏剛等人浮現,他們的言論大大刺激香港市民的民主意識。一個葉劉,導致逾五十萬人上街;一句「七一遊行被誤導」,區選投票率大增;近期鄔維庸、王敏剛的言行,也進一步激發香港市民的民主訴求。
…………………………………
對香港市民的民主意識最大喚醒作用的,應是董伯。
其實這些人是否民主派的卧底?真令人懷疑。
…………………………………
董伯上京述職,胡、溫在與董會面時,不約而同地提出要香港同胞「懂得珍惜」,「香港六年來取得的成就得來不易」。
最大的成就是香港市民要自己掌握自己命運的「當家作主」的民主意識大大提升。只不過這是受董伯的敗績及獨斷獨行的反面刺激所引致。
…………………………………
胡錦濤在會見董伯時,沒有稱讚董半句,但在會見何厚鏵時,卻讚揚澳門在何的領導下,各方面工作都有「顯著成績」。董伯其後在記者會上再次表明:「我對香港服務,我的意志很強」。
在香港民望低沉、一片倒董聲中,加上中央的冷待,董伯確實需要相當頑固的意志,才能幹下去。
…………………………………
民建聯中常會終接納曾鈺成辭職,曾在中常會後會見記者,說「不是我一個人辭職,就可以解決民建聯所有問題」。
他的意思是:他一個人辭職,可解決民建聯部份問題嗎?又或是要解決民建聯更多問題或所有問題,就需要民建聯領導層更多人辭職或所有領導層辭職?
…………………………………
曾鈺成下台後,與記者茶敍,重申民建聯與政府「榮辱與共」。
「榮辱與共」這句話,是中國共產黨四九年建國後提出來說要與民主黨派共同領導國家的統戰語言,這句話之上還有一句「肝膽相照」。中共掌權幾十年的實踐,卻是民主黨派被取肝膽,受盡凌辱,而共產黨則獨享光榮。曾某之言,董伯可聽懂了嗎?
…………………………………
王見秋再度拒絕出席下周二立法會的特別會議,劉慧卿希望王見秋發聲明,澄清十一月五日晚上,即他辭職前一晚,他與何志平、鄔維庸、廖長城密會時發生甚麼事,王在草擬批評胡紅玉的辭職聲明時,何志平是否在場。
劉慧卿應知道,王見秋一再拒絕出席立法會,就是不想、不能也不敢說出何志平在整件事中的角色,否則,他的退休長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