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終審法院灣仔填海上訴案臨近開審的時候,政府先來一個下馬威,公布中環第三期填海計劃檢討結果,認為填海計劃完全合法。政府答應暫不全面恢復填海工程,中西區保護海港行動醞釀在終審法院外圍發起燭光晚會,表達市民意願。
政府昨晚公布,中區填海第三期工程檢討現已完成,結論認為,中環填海計劃完全符合法庭釐定的三項維港填海準則,即第一、有迫切性、具充份理由及有即時需要;第二、沒有其他可行的選擇;及第三、對海港造成的損害減至最少。
檢討報告指出,當局有需要填海以提供土地興建P2道路網。目前干諾道中、夏愨道及告士打道走廊的使用量已負荷過重,有必要興建新道路網以應付中區與日俱增的交通流量。
拓展署研究過興建中環灣仔繞道的不同方案,例如興建高架路、地面路或地底管道以避免填海。可是,基於各種技術性原因,包括地面或高架道路所造成的空氣污染、噪音和景觀問題,這些方案無一可行。
政府還念念不忘在中環海旁興建解放軍碼頭,報告指出,駐港解放軍要求在中環威爾斯親王軍營前興建一座長一百五十米的碼頭,還須在碼頭兩端預留兩條各七十五米長而直的進出口航道,以便軍艦安全靠泊。中環軍營前的海岸線受到鄰近碼頭及冷卻用水抽水站的限制,必須按照原定計劃填海,方能滿足解放軍所需。
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孫明揚表示,由於仍然有兩項官司在進行,下星期終審庭會聆訊城規會就灣仔填海司法覆核結果的上訴,政府會等待法律程序完成後才決定工程的復工程度。
保護海港協會主席陸恭蕙對於檢討報告結果不感意外:「政府有責任檢討中環填海,喺呢個時候公布,係想喺終審法院開庭前發出一個訊息,中環填海點都要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