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期本港紅眼症呈報個案明顯上升,衞生署監察系統發現,上周紅眼症呈報個案,較對上一個星期增加一倍,當中一間安老院共四名院友染病,一名私家醫生呈報的病人個案亦大增。衞生署調查後證實,患者之間並無相連,暫無集體爆發紅眼症迹象。 記者:梁洵瑜
據衞生署急症結膜炎(俗稱紅眼症)呈報數字,上周每一千宗在私家醫生求診的個案,有七點八人是紅眼症,較十一月中的三點九人大增一倍,但在普通科門診,紅眼症個案反較對上一周下跌,由每千宗求診個案有二點三人,降至一點五人。
衞生署發言人解釋,私家醫生呈報個案上升,主要涉及一名私家醫生,署方調查後發現並無出現有關連爆發。
發言人強調,現時並非紅眼症高峯期,也未有迹象顯示感染個案有上升趨勢。
眼科專科醫生周伯展說,紅眼症主要在六月至九月夏季時流行,秋、冬季很少會爆發。他解釋,紅眼症可由病毒或細菌引致,其中病毒性紅眼症較容易傳染,如手指接觸過患者的分泌物或染有分泌物的衣服,也有機會受感染,兒童因個人衞生較差,感染機會較高。
他指出,紅眼症其實並無藥物治療,只能用藥紓緩痛楚,細菌性紅眼症則可用含抗生素的眼藥水,病情由數天至兩、三周不等,出現嚴重併發症如角膜受損的機會很低。
此外,院舍續爆發病毒性腸胃炎個案,香港保護兒童會砵蘭街日託及住院嬰兒園,昨日新增三名幼童患病,其中日託嬰兒園共有十六名幼童及一名職員染病,住院嬰兒園則有十一名幼童及一名職員染病,七個日託部嬰兒的糞便樣本證實為諾沃克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