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滙豐銀行的個人理財網站「
滙豐及恒生銀行是本地網上銀行的「一哥」,登記客戶數量分別接近六十萬及三十二萬,連同其他主要銀行計算,本地網上銀行用戶超過一百萬名。但網上騙案頻生,令人擔心一旦資料被盜,存款可以被全部調走。
保安局局長李少光回應說,暫時看不到網上詐騙情況有增加趨勢,但當局不會掉以輕心,相信金管局及警方,亦會繼續關注事態。警方發言人就滙豐事件表示,至目前為止,警方、金管局及滙豐銀行,均無接到市民報案或求助,亦無市民被騙的個案,警方會與金管局及滙豐銀行緊密聯繫,留意今次事件,警方並會與海外執法機構保持密切聯繫。
滙豐銀行總經理柯清輝表示,集團在海外的機構有碰過類似的假網站情況,故滙豐一直對層出不窮的網上犯罪保持高度戒備,是次該行透過本身的保安監察小組,「第一時間」偵察出有關網站,並通知監管當局及警方,故不法集團未有時間對客戶造成傷害,他估計歹徒行騙的行徑,是藉客戶登入時讀取其個人資料,再利用有關資料進行網上交易或資金調動。面對科技日新月異,網上犯罪防不勝防,他認為唯一可做的就是提醒客戶,要審慎處理個人資料及辨別真假網址,滙豐已在其理財網頁加上顯著警告。
金管局發言人表示,前晚已收到滙豐有關假冒網站的通知,案件正交由警方處理,由於該偽造網站的伺服器是在海外登記,金管局正聯同滙豐與有關的海外監管當局聯絡,進一步追究,該局重申市民要高度防範保障個人帳戶資料。
立法會議員涂謹申認為,警隊可能需要有專責隊伍處理這類案件,「好似黃賭毒咁都有放蛇」,網上銀行亦一樣,一旦有假冒行騙出現,便要立即行動堵截。
據悉,該偽造網站在美國登記,除了域名與滙豐網址接近外,網頁設計及編排亦甚相似,包括主頁左上方有滙豐名稱「HSBC」及集團六角形商號,客戶登入的指示位置與真網址,驟眼看仿似一樣,假網址主頁所列載的服務簡介,亦包括保險、投資及銀行服務,而且兼具中英文字體,不過服務排列及具體設計,真假網址仍有分別,假網址的字體較大。
銀行界人士說,不法集團在海外登記開設一個網址,易如反掌,監管機構難以監控,相信類似的假網站個案還會出現。自今年六月被揭發的假銀行網站包括與東亞銀行類似的「eastasiacredit.com」,另外三個網站為「pabbank.com」、「banquedenationale.com」及「paramountbank.com」,而花旗銀行全球客戶則在八月下旬收到虛假電郵,企圖套取客戶銀行卡資料。